上海地铁6位技术骨干驰援郑州地铁的故事

03.08.2021  01:11

  “我们在郑州地铁4号线站点抢修时,遇到了来自沈阳地铁的技术骨干,大家齐心协力,干劲十足!”接受采访时,来自上海申通地铁集团维保通号分公司的“上海工匠”徐建军说道。令他倍感欣慰的是,此次驰援郑州地铁的抢修工作,“上海力量”一点都不孤单。徐建军等6位技术骨干在7月24日凌晨抵到郑州,而在此之前,西安地铁、沈阳地铁的技术骨干已经先期抵达,随后广州、深圳地铁的工作人员也投入到了紧张抢修工作中。在郑州,徐建军和同事深切体会到了这座城市在受此大灾后所体现出的团结力量,“我们穿着工服、反光背心走在去地铁站的路上,有志愿者和普通市民不断地过来给我们送水送饮料。一次,我们去吃牛肉面,老板娘把本来已经扫码付款的钱又退了回来,硬说不收,她表示,自己的店只要来了援郑的师傅,就免费吃面。”在郑州连续工作了一周多的时间,他们就要返回上海,这七天的经历有连轴转48小时不停地煎熬;也有打通工作模式后快速提高效率的喜悦。徐建军告诉记者:“一二号线已经开始空载调试,预计后天就能正常恢复运营,这对郑州人民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晚九点接到命令凌晨1∶40飞抵郑州

  徐建军至今记得飞往郑州的当晚的诸多细节,“我那天其实六点多才到家,刚想躺下休息,电话来了,集团要组织信号专家前往郑州,对地铁信号设备进行修复。”当晚九点左右,徐建军就和其他五位同事一起来到了机场。“飞机是22∶45起飞的,有些延误,到达郑州机场时已经时凌晨1∶40。”当晚,六名来自上海的地铁技术骨干分别为:维保车辆分公司的副总工程师丁亚琦,设备维修厂党支部书记、前车辆专职抢险队队长葛丹旭,维保通号分公司、运维支持部生产主管徐建军和全国城轨信号工职业技能大赛个人第一名、道岔工作室主任颜韵飞,以及技术骨干马诚伟、蔡亦俊。

  六人团队到达郑州后经历了几乎连轴转的48小时,当晚抵达郑州后,就直接和郑州地铁方面接触,了解受损情况。团队回到宾馆时已是凌晨4点。而在当天的九点,团队又出发赶往郑州地铁运营公司和当地技术人员一起制定方案。而此时,艰巨的抢修工作刚刚拉开大幕……

   过方案、下现场以此循环累了就睡在站台里

  7月24日10点在地铁运营公司商讨抢修方案,徐建军一条条仔细审阅,对其中不合理和缺乏经验的地方做出修改,会议一结束,他们就马上下到现场,第一天他们去一号线的郑州东站,这是一号线的终点站,道岔多、转辙机多,是地铁的中枢神经。徐建军告诉记者,现场淤泥依然堆积,水虽然退去不少,但基坑里依然有很多积水,要在这个时候马上进行修复显然不安全。他立即和郑州地铁方面确认,要测试电缆的绝缘情况,一旦不符合,贸然施工修复,无疑会造成更大的伤害。在完成绝缘测试后,一个好消息也传来,郑州东站和关虎屯站的淤泥和积水基本清理完成,修复工作可以马上开展了。

  当晚10点40分左右,通号组的四人再出发,分两组对关虎屯及医学院两个集中站总计20组道岔、多个AP、计轴、信号机等信号轨旁设备的恢复做技术指导,四个人工作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早上10点。徐建军表示,当时累得说不出话,有的同事直接睡在了站台的地面上,有的连帽子也没脱。10点回到宾馆,睡了5个小时不到,下午3点,他们又前往二七广场、紫荆山站、市民中心、西流湖站、沙门站、郑州东站、市体育中心站、河南大学新区站所涉及的信号轨旁设备修复进行技术指导工作,这一忙又是几乎一个通宵。

  徐建军回忆道,直到7月26日晚上九点,二七广场站的最后一个站结束,他们终于完成对1号线及2号线正线所有受损信号轨旁设备的修复工作。

   修复完成约200台转辙机

  一二四五线皆有上海师傅印记

  据悉,除了完成一号线、二号线的100台转辙机等设备的修复,在四号线42组转辙机组(84台)也已经完成抢修修复,目前还剩下13组正在做最后的修复工作。此外,受灾最为严重的郑州地铁五号线,由于部分现场仍留有遇难者遗物等,现场还不能进入,不过上海地铁车辆抢险的同事也和郑州地铁工作人员一起把隧道内的所有被淹车辆全部拉了出来,完成了轨道、信号机等设备维修前的先期工作。

  由于郑州最近突发疫情,上海地铁工会已经第一时间进行防疫物资补充,此外徐建军所在的六人团队也已经完成了核酸检测,准备飞往上海。值得一提的是,徐建军的50岁生日是在郑州那段最忙碌的时间度过的,同事们一开始还瞒着他,等到忙完回到宾馆,大家突然把一个大大的蛋糕拿到了他的面前。徐建军说,这是他过的最难忘的一个生日,“我真的感受到,什么叫共度难关,不光是我们上海地铁人,郑州的同事,来自全国地铁的技术精英,可爱的郑州市民……”关关难过关关过,在徐建军看来,在这样的大灾面前,人的力量是其实也是难以估量的。

  来源:劳动报   作者:庄从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