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也是最好的选择”——记华山医院第7位器官捐献者朱方方先生

05.11.2014  10:42

10月24日下午,一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好人在华山医院中心ICU走完了64年的坎坷人生,他的一对角膜、一对肾脏和一个肝脏成为他留给这个世界的礼物。朱方方先生也由此成为华山医院第7位器官捐献者。

21日,正在与朋友小聚的朱先生突发脑出血,被送往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急救。但是,病情很快进展,先是失语继而是昏迷,朱先生的病情已不可逆转。华山医院区域OPO组织协调员、五院的中心ICU杨春辉医生向闻讯赶来的朱先生兄弟姐妹4人提出了器官捐献的建议。

一切都太突然了,兄弟姐妹间也起了争执。用大姐和大弟的说法,“他生前太苦了,希望他走的时候太平一点。”但在小弟和妹妹看来,“正因为这样,才应该把器官捐献出去,这样才能让他的生命更有价值。”经过反复动员和反复讨论,兄弟姐妹的意见终于取得了一致:“让他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对这个社会做点贡献吧,起码会让他平凡的生命变得与众不同,对他一定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24日上午,朱先生被转送到有器官捐献条件的华山医院。中心ICU的曹同瓦主任、沈隽副教授、倪洁护士长、OPO协调员张明副教授、吉莉、李娟、王政平老师、神经外科吴劲松教授、神经内科邬剑军副教授、麻醉科张军教授,还有院红十字办公室的吴劼珉老师、医务社工部的梁潇云、医务处、专家伦理委员会……一切捐献前的手续和准备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下午5时许,已经脑死亡的朱先生心电图呈现一直线,他的一对肾脏和一个肝脏被取了下来,进入器官分配与共享系统,他的一对角膜进入了五官科医院的上海红十字会眼库。

“他去世时是孤老,很普通,没做过什么大事”,朱大姐说,弟弟新婚不久,怀有身孕的妻子就突遭车祸,从此孤身一人,郁郁寡欢。但是,在遭遇家庭悲剧以前,他也是个乐于助人的人。自学过医学,义务帮助附近的居民做过针灸。有一次邻居一位老人昏迷,他听到呼救后立刻把他从5楼背了下来,送上救护车。想到弟弟的器官可以做些好事,她最终同意了小弟的建议。而同样是孤老的小弟对张明副教授说,他之所以很努力地说服家人同意捐献器官,是因为他也愿意捐献器官以帮助他人,“我也是孤老,没有家庭负担,能够救人的事我觉得都值得做。我想哥哥的想法应该和我是一样的。”

虽然是很普通的一家人,但让OPO小组成员感动的是,从朱先生病危到最后将他体面地送走,起过争执的兄弟姐妹始终都在一起,团结一致地为朱先生做“最后的也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