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开幕 聚焦“移动城市”以新媒体思维再造新闻传播学
12月19日,2015年“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开幕。在新媒体带来传播实践全面变革的背景下,论坛以“移动城市”为中心议题,聚集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学者,跨学科、多维度地探讨新闻传播前沿问题,从“新媒体技术”、“城市传播”和“新闻生产”三个主要落点,探索新闻传播学科重构的新路径。
论坛重点关注“移动城市”这一当下城市传播的奇妙景观。网络新技术正在重构人类社会交往的基本样貌,城市传播之革命推动人类文明迈入新时代。当前,城市与空间的地理联系,正在被融合媒介的传播方式所重构。“移动城市”作为一种“关系空间”、“流动空间”,打破了固着-移动、真实-虚拟、城市-媒体、全球-地方、线上-线下等两元对立,展示了传播与城市互相嵌入的新型关联。基于此,本届论坛以“新传播与新关系:移动城市”为主题,旨在描述并阐释网络时代城市场景中的新传播、人类社会的新关系。“新传播”的核心是以信息与传播技术革命为先导、以互联网为基础、席卷全球的传播革命;“新关系”指向作为人类社会存在基础的交往方式,以及与新传播活动相伴相生的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变化、重塑;“移动城市”聚焦于新技术支撑的传播实践,扎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地方经验,探讨传播在建构城市地理网络、信息网络、意义网络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沟通性”,重新塑造人类多个面向的社会关系。并尝试在此基础上,拓展主流传播学关于传播、媒介、城市的解释框架与传统理解,以再造新闻传播学。
围绕“移动城市”的主题,论坛的主题演讲从“都市与传播”、 “技术与人”等不同的维度展开。茅盾文学奖得主、《繁花》作者金宇澄讲述“暧昧上海:暴露与遮蔽”,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院长孙周兴讨论“虚拟与虚无:人的自由及其限度”,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孙玮论述“移动城市:新技术、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地方、人”。论坛还发布了“上海可沟通城市测评”的初步结果,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上海可沟通城市测评”课题组通过市民调查、专家测评、媒介分析、空间测评等方法,对上海城市的沟通状况进行评估、分析,并对如何提高上海城市的可沟通性进行了有益探索。
本次论坛共举行4场论文报告、6场小组专题报告(PENAL),突出体现了专题研究的团队合作和规模效应。来自国内外的多学科专家学者从不同的经验出发,从不同的路径入手,就都市、传播与媒介问题交流了研究成果。与会学者们认为,历史长河中曾涌现出许多传播促进城市文明发展的典范,如雅典广场交流支撑的希腊城邦文明、帕克时代报纸勃兴的芝加哥都市模式,都彰显了城市传播塑造社会关系的巨大能量。如今,卡斯特预言网络时代将出现“都市星球”,意味着上海能够孕育城市传播新范式,回应全球化、城市化和网络化的新情势,这是重构传播学的新契机。在论坛的国际语境中,这一新思路得到来自不同学科的国际同行的热切回应,不仅充分肯定了新思路的方向与价值,而且让复旦新闻传播连接上世界学术大网络,为新思路的开展和推进奠定了新的基础。
论坛充分利用学术资源,在会前会后安排了数个专题研讨和学术沙龙,就媒体、传播与都市的特别专题进行跨学科研讨。在论坛的会前会、“媒介与都市现代性”学术沙龙上,国际著名学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学讲座教授叶文心与学者们进行了深度交流。在会后会¬——“网络连接与社会变迁:重新认识新媒体”小型学术对话会、“声音与城市移动性”工作坊上,来自不同学科的学者对新媒介带来的新连接、新关系、新体验展开了激烈对话。
新闻生产一直是新媒介环境中传播研究的核心话题,而在传播整体生态变革的环境下,如何重造新闻学,是本次论坛关注的焦点。为此,论坛专门组织了2个小组,围绕“新语境下的新闻业和新闻生产”、“新闻生产的创新”进行专题报告,并且在大会结束后继续由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潘忠党教授主持闭门工作坊,就“新技术环境下的新闻生产研究”进行为期一天的深度讨论。
论坛由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主办,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传播与社会学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学术月刊》和《中国社会科学报》协办。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已创办15年。作为国内唯一一个传播学学科的教育部重点基地,15年来引领并大力推动立足本土实践和经验的传播研究,提高与世界对话的能力和水平,逐渐形成了以城市传播为研究重点的学术特色,产生了一系列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成果。协办刊物具有国际化、跨学科的特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学术声誉和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