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老龄委召开全体(扩大)会议强调,着力构建上海大老龄工作格局

07.08.2014  19:22

  8月6日,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召开全体(扩大)会议,贯彻全国老龄委第十六次全会精神,总结本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期评估情况,部署下一阶段老龄工作。市委副书记应勇强调,必须创新思路、夯实基础、形成合力,按照系统化、法治化的要求,着力构建上海的大老龄工作格局。副市长时光辉主持会议。

  会议强调,要加快推动上海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制订养老设施专项布局规划、探索建立统一的养老需求评估体系、推进医养深度融合、落实并研究形成发挥市场作用的土地及税费等政策措施、健全养老服务专业队伍稳定激励机制等方面,必须取得突破。

  会议要求,做好《上海市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的修订,加快健全本市老年优待政策体系,稳步提高老年人优待工作整体水平。要推进老年宜居社区建设的试点,到明年末试点数由40家增加至少一倍。要构建枢纽式的为老服务综合平台,增强社区综合为老服务和资源统筹能力;推进“虚拟老年社区”建设,提升社区科技助老水平;推出一批适配性的为老服务设施和项目,培育一批专业化的为老服务组织和队伍,努力使老年人生活的社区在环境优美、居住舒适、设施齐全、服务完善、文明和谐五个方面得到有效提升。

  会议要求,确保上海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尤其是要进一步解决养老机构建设的结构性问题,化解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等矛盾;大力推进“医养融合”,满足老年人对医疗护理的突出需求;研究制定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会议还就继续做好老年人保障和服务工作,深化养老保障体系建设,构建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探索建立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障制度的步伐等作出了部署。

  截至2013年末,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占户籍人口的27%,但据预测2015年后的10年,高龄老人总量将基本保持稳定。对此,会议特别强调,老龄事业是一项社会工程,是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责任,既要直面压力,又要抓住机遇,把实现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动力。要按照系统化、法治化的要求,着力构建大老龄工作格局;要创新老龄工作,走多元化、多样化发展之路;要重心下移,夯实老龄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