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心系”小微企业融资 政协委员建言民营银行是关键

04.03.2015  15:28

 

  听两会代表委员如何站在自己的视角理解经济新常态,无疑是今年两会的最大焦点。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正式开幕,铁道大厦是今年政协经济界别的驻地,上午委员们陆续走进宾馆大厅时,纷纷享受到了被记者围堵追问新常态相关话题的待遇。

  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之下,适当将原来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这是非常合理的。我们应该适应这种情况,好好把握新常态。

  这也几乎代表了委员们的普遍看法。

  过去一年中,互联网金融、民营银行以及降息降准等金融领域热词也颇受委员们关注,但实体经济融资难这个老大难问题仍没有很好解决。

  化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多项措施是2014年宏观政策调控的亮点,去年就有10次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提出了具体意见。

  在此背景下,经济界别多位委员都认为,我国金融体系仍十分稳健,在小微企业资金喊渴的大背景下,以鼓励民间金融为主要议题的金改进程还将更加深入。

  经济增速可以缓一缓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将正式面世,围绕经济增速目标的讨论早已经开始。

  摩根大通报告认为,政府非常有可能将增长目标从去年的“7.5% 左右”降至“7% 左右”。大多数省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已宣布在不同程度上降低 2015 年的增长目标,而且上海还取消宣布年度增长目标。

  梅兴保说,7%左右是很正常的,8%以上增速应该被划为高速,7%则是中高速,再低则就是中速。

  “7%左右之所以正常的原因一是经济总量大,二是调结构任务很重,有行业在收缩、有行业在发展。”梅兴保说道。

  在全国政协委员、传化集团董事长徐冠巨的提案沟通会上,国研中心研究员张立群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新常态是中国经济发展由量的扩张主导到素质提高主导的重大阶段性转变,而这种阶段性转变对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起点。

  由于经济增速还处于下台阶过程中,运行风险开始逐渐暴露,中国经济是否已经陷入通缩已经被讨论多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并不太担心:“中国CPI还是上涨的,只不过是上涨的幅度比较低而已,还没有到达物价完全是负增长的一个条件。

  金融风险方面,确有数据显示,2014年末,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达1.29%,相较于去年三季度末的1.16%继续攀升,创下四年新高。

  杨凯生认为,经济下行会增加银行业风险,但是不像有些声音炒作的那么大,它的不良率在全世界来看都处于良好区间,而且中国银行业一个特点是风险吸收和消化能力是比较强的。

  他进一步解释说,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拨备率比较高,但是由于资本质量比较高,一级资本在整个资本充足率中、一级资本占整个资本的比重在全世界银行业中比较高,因此风险的抵补能力比较强。

  金融改革成热词

  今年两会的高频词仍将是改革,瑞银证券观点称,高层将会在促增长、防风险和再平衡三大主题上加快改革步伐。

  自2015年3月1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但小微企业仍存在金融饥渴,这之间的差异,都是需要我们反思的。”原银监会蔡鄂生说,金融业的变革和突破,仍需要一个过程,利率市场化只是其中一步。

  截至2014年末,中国共有5家民营银行获准成立。2015年1月,作为中国首家开业的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见证下放出了第一笔3.5万元人民币的贷款。

  民间资本如何踏入金融领域深耕,其方式和节奏都是今年两会关注的重中之重。

  梅兴保说,民营资本发起设立中小银行等金融机构,适应于李克强总理当前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融资需求,官方一定要有相当的魄力和担当,使得民营金融机构“成百上千,甚至上万地出现”。

  蔡鄂生说,民营银行要与整个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共同发展,首先要厘清它究竟要起到什么功能作用,符合条件的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早就打开窗口了,那么民营银行又将发挥什么作用,怎么让它发展,它的市场在哪里都需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