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洲8国12支男子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在沪"以球会友"

18.07.2015  11:27

  原标题:四大洲8国12支男子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在沪“以球会友”不仅是赛场,更是育人大课堂

  东方网7月18日消息:昨晚,2015中国(上海)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邀请赛圆满落幕。短短一周,来自四大洲8个国家的12支U18男子青少年校园足球队在上海“以球会友”,他们不仅参与了一场体育竞技的盛宴、文化交流的盛会,共享足球运动快乐的同时,也让足球文化更深入地渗透到青少年心中。

  7天来,在绿茵场上不同肤色的足球小将驰骋,展现出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上海二队右前卫张浩,出场时头上缠着一圈白色绷带,虽赛前意外受伤,仍坚持比赛。“小球员们普遍很认真,不管比分多少,只要终场哨声不响,依然努力拼搏”,国家级裁判张哲认为,每场比赛不仅是输或赢,更是一次锻炼学习的机会。

  来自上海、福建和内蒙古的4支国内代表队,虽未能从小组赛突围,但看到了不足和差距,也加深了对足球的理解。上海一队队长陈阜俊从10岁起踢球,第一次参加国际青少年校园足球赛。陈阜俊说:“德国队球员踢球都很拼,比赛经验丰富,心态沉稳,让我们看到差距,心服口服。

  “从个人技术来看,双方球员在身体素质、动作基础和技术训练上差距不大,但德国球员更会打比赛,对比赛执行力更强。”上海一队的助理教练潘晔俊认为,国外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方法更系统、科学、先进,“我们的问题是参赛机会少,小球员赛场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此外,训练或输球后,不该责怪,应引导独立思考。

  赛场之外,上海市校园足球联盟的教练们,通过观摩德国教练的训练课,直观体验和学习德国足球的先进培养经验。和德国教练交流后,鞍山初中足球教练员陈栋收获不少:国外青少年训练更注重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不少足球发达国家会开发出各种足球游戏,寓教于乐,锻炼学生全方位能力,国内青训则侧重于让孩子单一记住动作要领,一到对抗赛可能临场发挥失常、无法自主应对。“多吸收一些国外先进打法,同时融合国内学生体质特征,制定出自己的青少年训练计划。

  跨文化的交流更让来自各国的孩子们记忆深刻。中国文化体验活动不仅在国外球员心里留下了美好记忆,外国球员也给中国球员和志愿者们留下深刻印象。与国外参赛队比赛过程中,每当场上出现磕绊时,双方都能友好示意、伸出手拉起对方。内蒙古达拉特旗第七中学足球队球员翟凯民说,“外国球员在球场上非常具有规则意识和职业精神,在竞技交流中,不仅学到足球技艺,也收获了友谊。

  足球的育人职能,更体现在赛场外。除了球员,经受锤炼的还有忙碌在赛场内外的13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斯洛伐克特尔纳瓦斯巴达足球队球员迪奥戈说,他和队友第一次来上海,这几天,赛事主办方有序组织、精心安排,让他和队友印象深刻、倍感留恋。

  足球场不仅是一个体育竞技场,更是一个育人大课堂。比赛期间,“足球育人”、“体育育人”的精神无处不在。“比分不重要,重在参与过程”,这也正是体育精神的内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