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青春出彩搭建舞台!10万人选修的公开课上,他们这样说!

16.12.2017  03:37

       通过在线学习平台,与你的家人亲友及500所高校10多万名同学共同上一门“网红课”还能在线互动,隔空交流会是一种什么体验?

       12月13日晚,冬季学期第一周,“创新中国”第一课以别开生面的直播形式拉开第七季课程帷幕。本堂课聚焦“学科融合 青春出彩”主题,凸显高校如何为青年学生成才搭建平台。几台摄像机搭起直播机器,让第一课通过超星在线学习平台向全国直播。“创新中国”课程已有500所高校的近10万名学生修读,直播让这门上大网红课让学生及父母亲友有机会,通过直播,收看互动,隔空交流。

 

        公开课暨“我的上大我创新”征文颁奖活动由教务处副处长顾晓英和著名社会学教授顾骏主持。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金东寒院士来到公开课现场并担任主讲嘉宾。来自生命学院的肖俊杰和理学院许斌联袂授课。本次课程还吸引了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符宁平一行前来观摩。

三个学院五位本科生:成就“一个多学科的合作项目

 

       公开课从刚结束的第十五届挑战杯竞赛闭幕式短视频导入。来自15届挑战杯特等奖的学生团队,上海大学生命学院、理学院和钱院联合队的四名本科生(团队另有一名女生已出国深造):梁绪春、付文成、焦冠铭和兰春岭介绍了他们在导师生命学院肖俊杰教授和理学院许斌教授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找到抗击结直肠癌的新方法。这个充满“挑战”的项目,凝结着生命、医学与化学等学科间的交叉合作。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共同产生了对消化肿瘤的研究兴趣,他们学科相互补充,专业相互促进,在两位导师悉心带教下,五位学生一同探讨研究,各有擅长,缺一不可。跨学科交叉合作带来巨大潜力与优势,最终一举获得本届挑战杯竞赛理工类特等奖。

 

       而团队指导老师肖俊杰与许斌两位教授则在学生发言之后,如数家珍道出带教故事,讲述了专业研究前沿,尤其感受到学科交融带来了创新空间。他们为现场师生讲述了学科交融创新研究背后更出彩的故事。

 

“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

 

       学生的学科交融以及导师间的学科交融,给了创新无限空间。学科融合需要不同专业的人进行合作。在热烈的掌声中,上海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金东寒走向讲台。

 

       金东寒强调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的期待,“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接着,他从“当今是合作的时代。合作的前提是要有专长。学会与人合作”三大方面展开课程。他采取问题逻辑教学法,层层剥笋,把观点句句推向深入。先是抛出“为什么说当今是合作的时代?”。他又援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未来是资源整合时代,是团队合作时代!任何人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都不是靠个人能完成的。”并强调与人合作的前提首先自己要有专长,要善于合作,当务之急是要学有所成。针对“如何与人合作”?金老师给出一个人生公式请同学们想清楚人生的问题,得出自己的人生答案,那便是“我要通过创造出一个充满(X)的世界,通过贡献(Y),以及显示我的(Z)来达成我的基本生活目的。”他还就学会与人合作给出中肯建议。

讲述“书里书外”的故事

 

       著名社会学专家顾骏教授作为“我的上大我创新”征文活动的策划人,谈了《创新时代 青春出彩》“书里书外”的感想。他希望学生开始思考时代和未来,规划自己的人生,埋下成功出彩的种子,鼓励大家“有理想未必能实现,但没有理想就什么都不会发生。

             现场还为获得本次征文一、二、三等奖的学生进行了颁奖。一等奖获奖学生、社区学院徐嘉发表感言,细数从拿到录取通知书、征文通知、参与征文活动到选课、听课、获奖的心路历程。她说“你会更敢于奇思妙想,因为创新中国不仅是课堂,更是一个包容开放的平台,你可以接触到各个领域的大咖,给予你更多的机会。”当然,这门课“还让你看到大咖们在创新之路上所付出的艰辛”。她感谢学校提供了优秀的课程平台,她祝愿自己和同学们在自己的创新路上收获自己想收获的,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顾晓英老师总结到,学校正在努力搭建平台,让学生进校不久,便能看到自己成果,激发学习主动性与创新积极性,有一份真切实在的获得感。那便是对标着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

 

       从“大国方略”开始到“五朵金花”,从“创新中国”线下开课到线上开课,从“课程直击”和“大工匠”成书到迎新赠书,从征文通知到整理征文、点评编校,从初评复选终评到今日颁奖会,从颁奖送书到给予机会大会发言,我们正以实际行动告诉学生:创新不嫌早,青春定能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