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上海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相关情况

14.11.2017  15:33

  市政府新闻办11月8日举行市政府新闻发布会,副市长许昆林介绍了上海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相关情况。市食药监局局长杨劲松出席发布会,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本市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按照中央“四个最严”(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与市委“四个强化”(强化依法严管、强化责任落实、强化科技支撑、强化齐抓共管)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努力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坚持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智慧监管和“有温度的”监管相结合,不断推进食品安全监管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截至10月底,全市共有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近20万户,其中食品生产企业1627家,食品流通企业12.8万户,餐饮服务单位7万余户。今年1-10月,全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督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共计39.6万余户次,查处各类食品安全违法案件4024起。全市未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食品安全继续保持有序、可控、稳中向好态势。重点抓好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强化依法严管,着力构建食品安全制度体系。一是加强法制建设。本市认真贯彻落实3月20日起施行的《上海市食品安全条例》,并制定修订17项配套制度(其中14项已发布,还有3项年内都将发布),编写《条例》释义与案由分类指南,同时,广泛开展法制宣传培训。二是明确主要任务。在市政府印发《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确定“十三五”期间食品安全预期性、约束性指标及主要任务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职责分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动方案》,明确了9个方面35项工作任务与90项评价标准。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制定“诚信企业”、“守信超市”、“放心肉菜示范超市”、“放心餐厅”、“放心食堂”创建标准。四是健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部门协力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源头治理、过程严管,着力加强从“田头到餐桌”全程监管,推进各类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本市制定《违法违规经营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各区结合“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治理、住宅小区综合治理等开展无证餐饮整治。五是创新监管机制。落实“疏堵结合”原则与“放管服”要求,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小型餐饮服务提供者临时备案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已备案纳管“小餐饮”1384家。制定《上海市网络餐饮服务管理办法》等制度,并通过平台互通、数据共享、社会共治等方式加强网络食品经营新业态监管。

  第二,强化责任落实,着力构建食品安全责任体系。一是坚持“党政同责”。市、区两级相继召开由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出席的食品安全工作会议。市委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各区党政领导班子绩效考核内容,考核权重达到3%以上。二是明确“部门职责”。修订市食药安委议事协调规则及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发挥市、区、乡镇和街道食药安委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作用。各部门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研究推进解决无证餐饮综合治理、“地沟油”治理、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等重点难点问题。三是坚持“守土有责”。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将食品安全纳入市、区、街镇、村居委会四级联勤联动和网格化管理平台。落实“四有两责”,推动食品安全有责、有岗、有人、有手段,夯实基层基础。推进市级检测机构、区域检测中心、街镇基层监管所快检室和企业自检室“四位一体”的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认真贯彻《上海市行政执法类公务员队伍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加强基层职业化、专业化食品安全检查员队伍建设。

  第三,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构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完善风险监测评估体系。本市连续13年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共监测食品样品约15万件。今年1—10月共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1.2万件,合格率达97.7%。二是加强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建立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与服务平台。对本市历年受理的投诉举报数据采用人工智能方式进行分析。推进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在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安装视频监控设施,推进基层执法中使用移动执法系统。完善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平台,推进实现9大类20个重点品种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三是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和分类监管机制。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相关信息纳入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累计推送行政许可、处罚类监管信用信息42.2万余条。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黑名单”制度,今年以来公布4批,涉及食品生产经营企业4家,自然人18人。四是推进餐厨废弃油脂闭环管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餐厨废弃油脂“收、运、处、调、用”一体化闭环管理,全市日均集中规范处置量达120吨左右,严控“地沟油”回流餐桌。加强资源化利用,建立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团体标准,推进车船等运输行业应用。目前,本市已有奉贤和浦东两家中石化加油站开始试点加注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

  第四,强化齐抓共管,着力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体系。一是强化社会监督。市人大今年以来已开展10次食品安全执法检查。市政协开展食品安全课题调研与专题协商议政,各民主党派分赴各区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民主监督。市区两级建立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制度,已聘请社会监督员1000余人。开展食品投诉举报新渠道,6月份已上线运行“啄木鸟手机APP”,推动投诉举报现场定位、实时上报、及时查处。落实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吹哨人”举报企业内部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二是促进社区共治。加强村(居)委会“一站三员”建设,全市各村(居)建立食品安全工作站,已有食品安全协管员、信息员、宣传员4万余人。鼓励行业主管部门、物业管理部门、社会组织等参与食品安全治理,推广楼宇商场食品安全自治管理形式。三是发挥第三方作用。通过行业协会进一步明确食品行业规范化管理目标与要求。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餐饮单位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安全ABC规范化管理”达标评估,食药监部门与市总工会联合开展职工食堂食品安全检查。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网络订餐平台线上监测和入网订餐单位线下核查。四是加强风险交流和公众科普宣传。参加全国“双安双创”成果展,组织25场全市“双安双创”成果巡回展。组织开展“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2017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知识竞赛等200余项集中宣传活动。与上海电视台联合推出“舌尖上的安全”执法检查视频直播节目37期,在广播电台播出食品安全“公益报时”600余条。在公交、地铁、道路、生产经营场所等立体化开展各类户外公益广告宣传。建立11家基层食品安全示范科普站。在政务网开设“消费提示”“预警公告”“行业指南”等栏目,发布消费提示等37期。(摘自中国上海)

静安区民政局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
  静安区民政局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民政局
总局关于发布食品补充检验方法研制指南的通告(2017年第203号)
  为进一步强化检验检测技术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支撑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总局办公厅公开征求《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基本数据集》等13个信息化标准意见
  为推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促进食品安全监管业务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组织开展了《食品生产日常监督检查管理基本数据集》等13个食品生产和经营监管相关信息化标准的制订工作(文件清单见附件1)。现就上述标准(见www.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