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作文题专家觉得“新”在哪

08.06.2016  17:59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昨天,上海高考语文卷针对当下社会普遍现象,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今年作文题开放度大,不少专家认为很“新颖”,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写作的空间,选材是考生熟悉的生活,有利于考生调动积累。

   体现关注生活写作的倡导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复旦附中语文教研组长黄荣华认为,这个题目延续了上海作文题的品质:一是题目关注写作与学生生活紧密关联的话题,二是题目有很大的写作空间,让每个同学都有话可以说,体现了关注生活写作的倡导。“对他人生活的评价”的评价,是与今天每个人生活紧贴的内容,在当今生活有微信、微博等,人们可以随时评价。

  “这个题目对学生来说,不容易写,”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这么说,但他同时表示,“它可以把更多年轻人的思考引入对社会的关注。”“评价他人的生活”这个文眼,可以切得比较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新媒体时代人际交往互动的特点与利弊。如果做议论文,可以有社会学、政治学,甚至哲学的思考立场,进而表达少年的理想化社会;如果写故事,也可以非常有文学性。面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一情况,正确的态度是,被评论方应该正确地打开自己;而评论方,理应怀着对人的尊重和善意。

   开放全文体可发现不同人才

  今年高考作文只有两个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没有以往常见的另一个要求:“不要写成诗歌”。华东师大的中文系副教授张心科认为,这次尽管没有明确出现“文体不限”的要求,但也没有像往年出现的“诗歌除外”的限制,这说明可以通过不同的文体表达个人思考。这是近年来首次开放全文体。根据他们对之前上海以及外地高考的命题要求研究,议论文是主要作文文体,而这一次上海高考考生完全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写好这篇作文,甚至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写剧本,来展现“如何评价他人生活”。这种不拘一格,有利于通过考试选拔不同特质的人才。

   解放日报记者编辑挑战今年上海高考作文

  “评价他人”的自由

  ■朱珉迕

  人心深处总有一些密不示人却又掩饰不住的欲望,比如观看,甚至窥视。他人的生活总是好看的,何况还有一点神秘。一不小心看到了,那种“预料之外”的惊喜,是很难被取代的。

  而默不作声的观看多少又有些无趣,有时候听过看过后总有不吐不快的心声,于是便有了评头论足,甚至非要为别人定一个高下、争一个短长。这还是一种快感:除去“直抒胸臆”,更是“宣示主权”:你看,(我)多有道理!

  评价他人的生活,也就成了我们每个普罗大众的共同喜好。你可以说这是热情,也可以说这是劣习。阮玲玉那血淋淋的“人言可畏”四个字,不是至今还令人毛骨悚然么?那之前,鲁迅早就尖锐地说过,有一群喜好围观且评头论足者,都是冰冷而龌龊的“看客”——当然你可以更刻薄地说,写了那么多臧否文章的大先生,好像也是“看客”。而今天这个最不缺观点的社会,谁又不是呢?

  该不该甘当“看客”,是另一个话题;能不能“评价他人的生活”,也不可一概而论——“评价”本就是人与生俱来的权利,而“他人的生活”也从不只是一成不变的隐私。在这个私域与公共空间的界限渐趋模糊的时代,“他人的生活”有时就是“公共的生活”。这当然不能阻挡评价,甚至更需要评价。

  高度公开的时代已难容“失语”,尤其是对公共生活。很难想象一个没有“评价欲”的社会,会培植出怎样的“价值观”,会带出怎样的“国民性”。但事情也会走到另一个极端。张口评价轻而易举,但理据呢?逻辑呢?基本事实呢?

  我们不知道。

  能知道的,是常常出现的“观点满天飞,事实在路上”……按理说,这也是一种自由——只要不跳脱法律框架,“乱说话”也算一种自由。但自由总还有个对错,偏偏有时候,不计成本的“乱说话”非但不被当错,反而更像真理。这就像评价个人生活,听者第一反应也许反感,但听得多了,也被不由自主地带着跑。生活究竟是谁的生活,是非到底是谁的是非,没个准数。把准数都评价没了,这是谁的自由?

   评价他人生活”真的好吗

  ■封寿炎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全民八卦”时代。明星名人的婚恋隐私、衣着品味被人津津乐道,平常人的道德品行、私生活也被评头论足。

  喜欢评价别人生活的人,名声往往不太好。明知不好还热衷于评价他人的生活,其背后有着时代社会根源。价值观一旦多元,生活方式一旦成为个人选择,“百花齐放”的同时,“众口难调”就难以避免。比如说,以前人们的头发又黑又直,但后来有人把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烫得比方便面还卷。站在不同立场,就有人喜欢,有人厌恶,评头论足在所难免。极端的人还会付诸行动——喇叭裤刚流行时候,就有反对者剪别人的裤腿。

  “评价他人的生活”是好是坏?不能一概而论。任何社会都有主流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公序良俗,这些规范要贯彻到生活中,社会评价必不可少。它能使符合主流价值观、符合公序良俗的行为得到褒扬,不道德、不文明的思想言行受到贬抑,进而激浊扬清、匡扶世风。

  但俗话说“过犹不及”。如果对什么人、什么事都品头论足,那不是健康的社会评价,而是庸俗八卦。评价他人的“”在哪里?一般认为,可以评价他人生活中具有公共属性的部分,不应评价属于私人属性的部分。比如在公共场合是否排队上车、随地吐痰,这些行为具有公共性,属于公共道德,就应该纳入到社会评价的范畴。但是那些私密生活、个人隐私,比如情感婚恋、个人偏好,只要不违反法律、不妨碍他人,个人就可以自主决定、自由选择,别人不应过多窥探,过多评价。

  评价他人的生活还有“政治正确”问题。对一些生来注定,又容易引发争议的事项,不应过多评价。在欧美国家,最典型的就是种族肤色。在我们国家,当一个人的出生地域、身高相貌、阶层属性偏于负面,最好也不要评价。喋喋不休评论别人的出身和长相,不但“政治不正确”,还显得缺乏教养。

  当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评价、如何评价他人生活时,最好的原则是“慎言”。因为,理解和宽容是珍贵的美德。

   被他人评价,内心隐秘需求

  ■赵翰露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他人评价之中。

  说到他人评价,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不喜欢”;特别是,被评价自己的生活。

  但“评价”,却是逃不开的。撇开“评价”本身正当与否,想要停止被他人评价,几乎是不可能的。同理,想要克制住自己评价他人的欲望,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英文中有个很常用的词:“don’tjudge”,直译就是“不要评价”。当你指摘美国总统奥巴马是黑人、没有能力管理好国家的时候,肯定会有人认真地告诉你“don’tjudge”;但如果你表扬他有耶鲁法学院学位、生活健康、演讲能力极强时,恐怕就不会有人对你这么说了。一样是“评价”,一样可能是从媒体镜像中得来的人物印象,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一般来说,当我们说“评价他人的生活”的时候,有一种很难发现的隐含前提,即“评价”通常是负面的,至多是中性的,极少是肯定的。很多人在说“不要评价他人的生活”的时候,其实已经不知不觉地把句子换成“不要批评他人的生活”。多数人可能只是因为“我不喜欢被批评”而不去“评价”别人,却并不真的认为“评价”本身(无论好坏)构成对他人生活的侵犯。

  举个例子,喜欢发朋友圈晒生活的人很多,为什么要晒自己的生活?如果没有人点赞、送花、说俏皮话,还有多少人愿意晒?别不好意思承认,这就是在“求评价”。只不过,万一有人不小心流露了真实看法“这张自拍真的是太丑了”“没有人要看你家孩子的便便”……“不要评价他人生活”的帽子就要扣过去了。

  所以,大多数人心中的“不要评价他人的生活”,等同于“不要随意批评他人”;这样的认知,与其说是一种有底线有恪守的道德守则,不如说是一种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社交规范。事实上,希望得到正面评价,可以说是我们内心深处的隐秘需求;而互相评价、反复评价、作出对评价的评价,更是人类集体性、社会性的必然体现。所谓对“评价”的不适,大抵也只是我们内心无法接受不完美自己的映射,不必太过在意了。(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