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属仁济医院成功施行微创心脏双瓣置换术

19.11.2014  16:35

  “我从来没有想过做心脏手术居然7天就可以自己走出医院了,而且伤口不足8公分。”日前,面带笑容的黄女士及家属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外科的门诊复诊时这样说道。

  黄女士是仁济医院心外科9月底收治的一位联合瓣膜病的患者。她患病多年,反复胸闷气促心悸不适,因担心手术风险和影响美观一直拒绝手术,2个月前因为症状加重,不能平卧,决定手术治疗。为了去除患者的担心和恐惧,医院心外科主任薛松教授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交流,拟定了微创手术方案,于9月底成功实施了微创小切口的双瓣置换手术,手术切口不足8cm。术后第二天患者就被转出心脏外科监护室,第三天即可下床活动,第7天就拆线出院了。

  据薛松教授介绍,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微创手术也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微创外科进入心血管外科领域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近十年发展尤为迅速,并逐步成为心血管外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即“微创心脏外科”。较之传统的心脏外科手术,“微创心外科手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恢复快、感染率低以及美观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推崇和患者的认可。随着冠脉不停跳搭桥、先心病微创手术、大血管病微创手术的相继开展,小切口冠脉搭桥以及小切口瓣膜外科的成功实施,腔镜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开展和各项新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微创心外科手术的前景已经初现曙光,并将在未来成为心血管外科发展的主要方向。

  据了解,针对国内外心血管外科微创发展的趋势,薛松教授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就开始开展微创小切口行二尖瓣置换术。以后又陆续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微创冠脉不停跳搭桥手术,微创小切口瓣膜成形以及先天性心脏病纠治术,微创杂交治疗各种心血管外科手术等等。而本次为这一例患者实施的微创双瓣膜置换手术,由于暴露困难,较以往微创心脏手术难度更高,目前在国内外只有少数心血管中心少量开展。

  在薛松教授的带领下,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已将微创手术作为科室主要的发展方向,在2013年心脏外科完成的各类心脏外科手术中,微创小切口手术约占总手术量12.04%,成功率超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