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300亿元经济圈如何造就
编者按 说到美国硅谷的发展模式,一个公式得到普遍认同:“斯坦福大学+科技园区+风险投资=成功”……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地区发展较为成功的集群式经济中,有一个共通之处——不同程度地依托于某个强大的知识源,即大学或科研院所。
上海,环同济、环交大、环东华……一个个大学与区域发展血脉融汇的创新“丛林”正次第生长。本报今起推出“环大学知识经济圈”系列调查,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彭德倩
5月8日下午,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一楼,一场主题为创新创业的“大师面对面”论坛正在举行,上海联创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薄曦的演讲,吸引众多青年创业者灼热的目光。1997年,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的他来到同济周边创业,从最初每年产值30万元左右,做到如今8亿到10亿元,全球开出14家分公司。
有人说,联创的发展曲线,与其所在的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同步,强势上扬。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从上世纪80年代几家同济师生自由创业起步,去年产值达到264亿元,今年剑指300亿元。
绘就这个300亿元的圆,究竟走过了怎样的路,又面临怎样的挑战?这一模式能否复制?或许,同样可以从联创说起。
从一条街到一个环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以同济大学为核心,以控江路、大连西路、密云路、中山北路、杨树浦港为界,2.64平方公里的总面积,并非一蹴而就。
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校企外迁,同济大学建筑设计专业的一群学生和老师在学校周边开起了公司,这些在当时看来是“自由生长”的行为,让环同济的设计服务业初显萌芽。
上世纪90年代,快速的城市化与房地产业发展,为同济大学周边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及相关产业带来巨大机遇,在1996年到2002年前后,形成了以860米长的赤峰路为标志的“现代设计一条街”。
如今53岁的薄曦还记得,当年自己慕名而来,在赤峰路口的远洋大厦16楼扎下了根,“原因只有两个字:同济”。当时有句话:“全国的建筑设计系学生,毕业了都往同济赶”。
2006年统计数据:赤峰路集聚500家设计企业,平均不到两米就有一家设计企业。80%以上的企业设计业务与建筑搭界; 这些国有、外资、中外合资、私营等企业,每年都有几千万平方米的建筑设计任务,80%的业务来自全国各地,市场分布之广、覆盖面之大,在国内业界中独一无二。
赤峰路的市场效应开始吸引其它设计机构向这里靠拢,附近的密云路、国康路、四平路也逐渐被“同家军”包围,环同济涉及产业带逐步成型。2007年,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共同启动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合作编制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总体规划纲要》。区里通过厂房置换、旧区改造等多种方式“腾笼换鸟”,以及各种支持措施,解决了原先赤峰路“设计一条街”遭遇的瓶颈问题。上海市政设计院从外滩乔迁至此,上海邮电设计院进驻国康路新家,加上先期抵达的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同济规划设计院,个个声名显赫。“四大金刚”的入驻,引起了国际同行对这一地区的关注。
如今,这个区域汇集2950余家企业,员工3万余人,其中建筑设计相关占六成,成为吸引国际设计大师与创新创业投资集聚的宝地。
集群效应多方推进
在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历史上,流传着两句话:十年前是“在赤峰路设计一条街上开卖盒饭的店,一年进账一部小轿车”;十年后是“饭桌大小的2平方米面积,年产出6万元,比一些金融开发区还多”。今昔对比,不变的是创新活力与高速增长。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认为,这源于特定阶段市场需求与大学学科优势结合,杨浦区政府的多方推进。从一条街、一条带、到如今的一个环,形成国内规模最大、特色鲜明、产业链完整、集群效应明显的知识型服务业创新集群。这种集群是知识经济背景下以知识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产业形态,具有智力要素密集、产出附加值高、低能耗少污染、供给层次多、服务辐射性强等特点,也成为其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这其中,以“三区融合,联动发展”为核心的治理模式,来自大学、区域的推力值得关注。
同济大学科技园常务副总钱学标介绍,打造创意产业应“顺其自然”,无论是赤峰路还是国康路,在初期招商时并不只局限于建筑设计,但企业集聚成群,市场效应出来后,创意产业的特色就会彰显。如今,这里已形成以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为龙头,以市政工程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为重点,以图文制作、建筑模型、图书资料、装潢、咨询类企业为配套的完整产业链。
来自高校的驱动力远未终结。土木工程与桥梁、海洋地质与生物、环境科学与工程、城市建设与材料、机械电子与汽车、轨道交通与道路……这些在全国占据领先优势的学科群,不仅为企业源源不断输送人才,更相互碰撞叠加,成为环同济创意设计产业发展的新的底蕴,产业链进一步扩展延伸。与此同时,周边复旦、上海财大等高校,同样成为这一区域的知识创新源。
更值得关注的是,同济大学大胆“破墙”,周边企业员工不仅可以共享校内的图书馆、实验室、公共讲座等资源,还可以在校内的食堂搭伙用餐。除了破除物理形态的围墙之外,学校还勇于破除思想上的“围墙”,为师生的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环境。2004年,设立“同济大学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孵化基金”,颁布实施《关于加快发展同济科技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方法》。
在这些“硬政策”以外,高校“知识外溢”效应初显。同济招牌专业的教授专家,成了周边企业技术上的“定海神针”。意城设计的李宏利总经理记得,当时接到一个大单——美特斯邦威总部大楼设计,项目中由于周边噪音较大,如何抗噪声成了关键技术瓶颈,当时他请出同济大学声学领域的博导,共同攻关。在解决一线技术难题的过程中,不少高校教授也找到了进一步探索学科前沿领域的方向,实现双赢。
在此过程中,杨浦区起到了催化作用。四平街道党工委书记程国光介绍,杨浦有“三个舍得”:舍得腾出最好的土地支持大学就近就地拓展;舍得把商业和地产项目让出来建设大学科技园区; 舍得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整治和美化大学周边环境。
目前,环同济已建和在建商务载体资源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学校周围四平路、国康路、密云路和赤峰路4条总长度不到3公里的马路上,分布着国际设计一场、上海国际设计中心、同济联合广场等一批产业载体。据测算,其产业载体供给与产出的相关系数高达0.98,换句话说,在同济周边,给多大的产业发展空间,就有多大的产出,创新创业“土壤”肥沃。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需求的大中小设计企业,杨浦区还形成了政策扶持体系。2012年以来,区里在创业融资、房租补贴、企业开办、创业培训、税收减免、园区建设、创新项目扶持等方面投入资金超过10亿元,为创业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据悉,同济大学正在酝酿将这一地区、高校合作共赢的建设模式进一步复制推广。与嘉定区合作,依托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推进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建设;与普陀区合作,在同济沪西校区周边,推进高科技园区建设。
如何跨上更高台阶
相信吗?曾有外地设计企业专门来这里,只为打印出图。原来,算上来回机票、宾馆住宿,到同济周边出图的成本还是比当地低,性价比更高。
无怪乎有人将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产业集群比作亚马逊丛林,大中小型建筑设计企业是高低不一品种不同的树,上下游的出图、咨询等相关服务行业就如同花草菌菇,生态群落复杂,共生互补,更因其规模效应,在业务流量、信息、价格等方面,占据较大优势。
不过,长期研究环同济周边创新生态环境的陈强教授认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至今,要向千亿级产值进发,还需踏上更高台阶,不能仅靠建筑设计、城规类产业,应当逐步拓宽环同济的产业面,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杨浦区高校和科研院所云集,能否借助互联网思维,深度挖掘“大设计”产业内涵,围绕“城市”主题制订下一轮的产业发展规划。另外,“环同济”已经成为设计创新资源汇聚的“硅谷”,完全有条件打造成为新的规划和设计理念、方法及技术的应用示范和集中交易区域。
不久前,中意两国政府共同打造的国家级设计创新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中意设计创新中心”在环同济成立,吸引中意两国50多家建筑、城市设计、工业设计、时尚、数字媒体等企业入驻并形成产业集群,有望把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等拓展到创意设计等领域,使之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二台发动机”。
“通过创新驱动推动产业转型,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其归根结底要有大量的创新人才作为支撑。”同济大学校长裴钢认为,创新设计领军人才的培养更是当务之急。发展创新设计,是从源头上解决中国跟踪模仿、实现跨越引领的突破口,也是把握新产业革命机遇的关键环节。
就在几周前,同济大学与芬兰阿尔托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学院”,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生态系统,服务国家和上海创新发展战略。这将成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发展新的推动力。
有意思的是,在环同济圈面临“升级”之际,联创的领头人薄曦也再走创业路,搭上“互联网+”东风的“尖叫设计网”,专为个性化家居设计师提供服务平台。
新公司,依然环同济。
http://newspaper.jfdaily.com/jfrb/html/2015-05/15/content_9444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