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人次在沪参加视障陪跑公益活动
虽然眼前一片黑暗,但耳边是呼喊自己名字的加油声,身边是可以信赖的陪跑伙伴,晓斌欢乐地奔跑着,冲向终点。志愿者为晓斌挂上完赛奖牌,晓斌顾不得擦拭脸上的汗水,低头抚摸他的第一枚跑步奖牌,用手指"阅读"奖牌上的盲文"做你的眼睛"--这是日前第一届"做你的眼睛"视障陪跑5公里比赛上的一幕。从快走几步就气喘,到现在跑完全程5公里,晓斌蜕变的背后,包含着一群人的爱心和美好愿景。
今年1月起,由李纪元、陆向东夫妇发起的"做你的眼睛"公益活动每周日在世纪公园进行,帮助视障者走出黑暗的桎梏,享受运动的快乐。
视障不该成为运动障碍
李纪元和陆向东夫妇是马拉松和铁人三项运动爱好者,两人因运动相识、结合,也因运动有了做公益的想法。
2012年,陆向东参加伦敦马拉松时,感受到了浓浓慈善氛围,"作为世界六大马拉松之一,伦敦马拉松本身就是一场大型公益慈善活动。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视障以及有其他身体障碍的跑者也和正常人一样参赛,这在国外十分普遍。"李纪元也有同感,"2012年上马赛场,两位香港跑者从我身旁跑过,一位背后写着'听障',另一位背后写着'视障',我跟在他们后面跑了一会,深感震撼。去年12月在香港,当地一些朋友跟我说起,他们每周都会带视障者跑步。"
"偌大的上海,从未见过本地的视障跑者,更没有任何视障陪跑活动的组织。如果我想做陪跑员,可以联系谁?如果谁都联系不到,我可以做什么?"这些问号像种子一样埋在李纪元的心里。
今年1月24日,第一期视障陪跑活动在世纪公园开幕,他们给它起名"做你的眼睛"。
自己买材料编陪跑绳
在国内,视障陪跑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范本。刚开始,李纪元只能在网上搜索国外的相关视频,并通过国外的朋友提供资料,看别人的陪跑姿势、口令,再整理成文字。一些实物道具也给李纪元出了难题,比如视障跑者和陪跑者之间需要一根陪跑绳连接,但一直没有找到。于是,她自己买来做裤子腰带衬里的棉布,剪成一条条编起来。
一名视障跑者通常配备三名陪跑者,大家彼此称为"蓝睛灵"。除了陪跑,初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会戴上眼罩,感受视障者的世界。
"把所有信任都交给你"
尹红是一名退休医务工作者,坚持长跑十多年。她告诉记者:"带着视障跑者,你能感受到他把所有信任都交给你,你跟他说前面是平地或上坡,就用手里的绳子提示他。如果跟他说前面什么障碍都没有哦,他会跑得很欢快,甚至可能一下超过你。"虽然拿过很多枚马拉松奖牌,但尹红今年第一次跟视障跑者一起拿到印刻有盲文的完赛奖牌,那一刻,她热泪盈眶。
26岁的祝培华,初一时完全失明。当五颜六色的世界变成一片黑暗,小祝的生活也变得单调起来,人变懒变胖了。参加活动后,"蓝睛灵"的称呼唤醒了小祝儿时的记忆,专业的陪跑和急救人员,也让他打消了顾虑:"那些曾经阻挡我的懒惰和借口,就像森林里的格格巫一样,总有一天能被我打败。"
志愿者流失率达七成
今年8月,"做你的眼睛"收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的邮件,邀请他们去全国大学生公益领袖精英培训进行交流。"做公益活动很辛苦,外界也有各种声音,但能得到联合国机构的认可,给了我们很大信心。"陆向东说。
现在每周日世纪公园视障陪跑活动人数在四十个左右。陆向东介绍,从9月中旬开始,虹桥中心绿地也已被开辟为新的活动跑点。"志愿者有的从苏州杭州过来,到浦东比较远。浦西开跑后,能够参与的视障跑者也更多了。"
最近,"做你的眼睛"公益组织正在注册落地中,但也遇到发展中的瓶颈:志愿者流失严重。"有的志愿者来时积极性很高,但来了一两次,拍个照发个朋友圈后,就很难坚持了,流失率达七成。所幸现在基本形成100多名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已有1500人次参与公益活动。"
公益活动几乎占去了全部业余生活的时间,陆向东说:"每次看到蓝睛灵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就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欢喜,这种感情只有参与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