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和医学人文齐头并进,附属华山医院人文建设受全国表彰

27.09.2017  20:25

日前,由国务院医改办、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中国医师协会等主办的“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聚焦“健康中国与人文建设”主题,就医学人文建设展开多角度、多形式的经验交流和人文对话。大会开幕式上,颁发了“人文爱心医院”、“人文爱心科室”和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等奖项,华山医院医学人文建设受到好评,医院荣获“全国人文爱心医院”称号,中西医结合科荣获“全国人文爱心科室”称号,普外科副主任王正昕教授荣获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工会常务副主席苏家春、中西医结合科张红英副教授分别代表医院和科室接受颁奖。

今年即将迎来110周年华诞的华山医院,始终将医疗技术和医学人文精神作为医疗服务的“两驾马车”,齐头并进,追求医疗技术的进步推动医学的发展,崇尚医学人文精神引领医学的发展。医院从新员工入院伊始就着力培育核心价值观,推崇人文医学理念,秉持“以病人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以精湛的医术竭力解除患者病痛,以优质的服务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并以感情聚人、事业留人、待遇吸引人,不断提升医务人员获得感。通过几代院领导高瞻远瞩的顶层设计和远见卓识的系统思考,分步实施、有序推进人文医院建设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效。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医院人文管理荣誉奖等诸多荣誉,在全国医院声誉排行榜名列前茅,塑造出了患者满意、员工幸福、社会认可、政府放心的公立医院品牌形象。

华山医院中西医结合科是教育部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高峰学科建设项目,在业内具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影响力。在中国科学院院士沈自尹教授和科主任董竞成教授的带领下,科室在努力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积极学习传统文化,提高人文知识、人文素养,创立“慢病相对时空”公益项目,顺应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慢病相对时空”自2013年创立以来,针对肿瘤患者开展公益性医疗活动,极大地改善了就医体验,缩短了就医流程,提高了就医质量,已惠及近2000名患者,成为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成功典范。

华山医院普外科副主任王正昕教授在国内肝移植手术工作方面享有盛誉,有超过1200余例次肝移植手术的丰富经验。从2014年5月人才引进华山医院起,3年多时间完成肝移植400余例、儿童肝移植50余例,手术成功率和疗效等指标居上海市及国内前列。同时,为帮助患者缓解因疾病带来的心理和经济上的问题,王正昕教授先后发起成立了“肝胆相照-儿童肝移植慈慧基金”和“9958-王正昕儿童肝移植慈善基金”,在慈善公益方面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曾获2014-2015年度上海市优秀志愿者,并荣登2016年中国公益人物百人榜。

据悉,这次获表彰的医院、科室等是经各地方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协会各分会、各专业委员会推荐,由中国医师协会遴选、评审确定的,上海仅有华山医院和瑞金医院2家医院获此荣誉。

大会期间还表彰和展出了在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征文征影活动中获奖的作品。我院汪洁的诗歌《君风:致友人》等获得中国医学人文大会征文一等奖,3篇征文获得二等奖;段震华的摄影作品《秋韵》获得中国医学人文大会艺术作品(风景摄影类)一等奖,3幅作品获得二等奖;刘湘绪的摄影作品《天使的装束》获得中国医学人文大会艺术作品(医疗摄影类)一等奖,3幅作品获得二等奖;吴文斐的绘画作品《悬壶济世》获得中国医学人文大会艺术作品(绘画类)一等奖,1幅作品获得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