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呼吁进一步放开中国生育政策 复旦大学与联合国人口基金在上海共同举办人口研究座谈会

23.12.2014  16:53

上海,2014年12月19日——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与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于12月19-20日两天在上海联合举办了“面向未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研讨会。来自全国和海外的30多个研究机构的50多位人口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回顾了过去十多年来中国人口学界以学术研究推动生育政策调整的努力和成效。通过对“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的观察与思考,与会学者深入讨论了中国所面临的人口形势,并呼吁进一步放开中国生育政策。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彭希哲教授在开幕词中介绍了复旦大学及其他机构的人口研究在推动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历史性作用,并概括了在当今人口动态形势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何安瑞先生以书面形式祝贺了本次研讨会的召开。“人口研究为应对人口动态,及制定基于证据的综合人口政策起了关键的作用。”他表示希望本次研讨会能够促进公开讨论,为人口与发展领域的循证政策谏言。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顾宝昌教授回顾了过去十三年中国人口学者对生育政策的集体反思和推动变革历程。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和顾宝昌教授同为生育政策学术研究组的领军学者,国家千人计划学者王丰,总结了学者如何勇挑重担,为制定人口政策提供及时可靠的证据。通过往届研讨会和大量重要研究,学者们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中国生育政策选择。

联合国人口基金与中国政府合作的35年以来,生殖健康与生殖权利一直是工作重点。何安瑞先生在书面致辞中提到:“联合国人口基金很高兴地看到2013年11月以来“单独二孩”生育政策的出台。我们希望这是进一步政策改变的信号,确保中国人普遍拥有生殖健康和生殖权利。这也符合1994年包括中国在内的179个国家在开罗通过的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联合国大会在近期特别会议期间对这一历史性国际协议进行了20周年回顾。”

这一致辞还提到,随着快速的社会、经济和人口改变,中国需要进一步改进当下人口政策,包括允许夫妻生育不止一个孩子的政策调整。中国的家庭规模小不仅是因为独生子女政策,也受养育孩子父母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研讨会上,与会者对中国的“单独二孩”生育政策进行了热烈讨论,这项政策放宽了几十年来的独生子女政策。观察表明,单独政策的放开没有带来“婴儿潮”。符合条件的夫妻申请二胎名额的人数低于预期。专家学者们还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对中国人口动态的深刻见解,包括出生性别比,老龄化和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目前,中国的生育率远低于更替水平,因此在未来的15-20年里将会面临人口的大幅度减少。劳动力人数的减少初见倪端,而人口老龄化的过程也在加速。

研讨会也为研究中国人口与发展问题的新老学者搭建了沟通的桥梁。除了众多有影响力的中国人口学者外,活跃的青年学者也应邀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老一代学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引领着人口研究,现在是时候让年轻一代接手打造出更具前瞻性的人口研究,”顾宝昌教授说。顾教授与彭希哲,王丰等其它几位重要的与会学者在80年代由联合国人口基金资助,成为了第一批去国外学习人口学的中国学生。联合国人口基金希望这些新老学者形成的网络能够提高中国人口与发展的专业研究能力和相关机构的能力。

“面向未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研讨会”背景资料

2014年12月19-20日,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与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处在上海合作举办了“面向未来的中国人口研究”暨第三次生育政策座谈会。来自全国和海外的30多个研究机构的50多位人口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回顾了过去十多年来中国人口学界以学术研究推动生育政策调整的努力和成效,交流了“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的观察与思考,并对生育政策调整之后中国所面临的人口形势以及人口研究使命进行了多方探讨。与会学者呼吁进一步放开二孩政策。

十三年前,顾宝昌教授与王丰教授牵头组建了“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并于2001年5月在上海朱家角召开了第一次生育政策座谈会。来自全国16个研究机构近20位学者组成了国内最早对生育政策进行集体研讨和反思的研究团体。课题组经过3年工作分别完成了14篇工作论文,论证了调整生育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课题组成员在此研究基础上于2004年起草了《关于调整我国生育政策的建议》并报送国家人口计生委领导及中央。课题组建议从2005年开始实行“单独二孩”,并从2010年开始向每对夫妇普遍生育两个孩子过渡。课题组的研究与建议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2004年6月,时任中国人口学会会长、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佩云亲自提议中国人口学会在保定召开研讨会就建议书开展专门讨论。时任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副主任王国强、江一曼出席了在保定召开的这次会议。2004年的《关于调整我国生育政策的建议》标志了我国学者推动决策层调整生育政策的开端。

在随后的10年间,课题组成员开展了多项调查研究,回答了中国人口变化的一系列问题,为推动政策调整提供了更多的事实依据。课题组在2005年至2007年对自1980年代中期以来实施二孩政策的山西翼城、甘肃酒泉等覆盖800多万人的地区进行了调研;从2006年开始在江苏省6县市对1万8千多名育龄妇女开展了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跟踪调查;并对我国人口变化对经济和家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2008年5月,课题组与复旦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合作举办了第二次生育政策座谈会。在此基础上由近20个研究机构的26位人口学者于2009年初再次起草并联名签署了《关于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再建议》,明确提出生育政策调整时机已成熟、吁请及早放开二胎生育。

十三年来,这批有影响力的中国人口学者对生育政策问题和中国人口变动趋势开展了持续的研讨。课题组的研究和呼吁,特别是2004年和2009年两次集体建议书,增进了政府和公众对低生育率下的人口变化规律性的认识,对推动生育政策调整、及时应对中国的人口态势转变、为中国未来创造良好的人口和制度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课题组成员推动生育政策的调整为制定公共政策提供了一个重要案例:建立中央政府、政府部门/地方政府、社会公众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的新型政策制定模式。为了推动对低生育率到来的人口形势的认识,人口学者走出学术圈,面向大众,一方面呼吁决策层的前瞻性决策,一方面向大众普及人口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了人口政策的公共讨论。2008年以来,课题组成员与其他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携手,通过各种媒体将自己的研究结果向社会传播。课题组的许多研究结果成为了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历年两会提议的事实依据,也为认识中国人口的新形势、扭转人多为患的简单思维提供了新的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