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未来的产业要兼具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2.12.2014  16:55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进一步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改革试验田和开放排头兵作用,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新形势下如何定位?行政机构如何简政放权,下放审批权限,怎样完成从政府主导向市场主导的转变,避免同质化竞争?监督考核评价体系如何建立?2014年12月10日,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邱丽新作客中国政府网,并回答有关问题。

  [主持人]开发区仍以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如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邱丽新]国家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特别是在一些主导产业方面,比如有很多开发区都愿意发展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业,自从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后,很多开发区勇于承担国家的战略任务,发展很多战略性新兴产业。但同时,如果大家都挤在同一条跑道上就显得很拥挤,就会产生产业雷同,包括在某些产业方面,如果太多可能还会造成产能过剩。所以这次《意见》中提到,各个开发区要根据自己的发展基础以及资源禀赋和自己的特色,一方面围绕着国家大的发展战略,同时还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发展产业,能使真正未来的产业,不仅有一定的社会效益,还要有经济效益,要使得产业链上下游延长之后整体提升附加值。

  以前我们总觉得传统产业好象吸引力不强,但实际不然。一个传统产业,比如服装产业的产业链是非常长的,如何把产业链拉长,同时把产业的附加值提升上去,更好地在服装设计、面料制作等方面提高整体产业链的附加值,不仅满足国内的消费者,而且可以更好地替代进口,甚至打入到国际市场。我们一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对已有的传统产业更好地改造提升,也是开发区在未来产业转型方面要做的重点工作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