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交通行业顺利完成清明小长假交通保障任务,城市交通运行整体平稳有序

05.04.2016  19:06

据统计,2016年清明小长假三天(4月2日至4月4日),轨道交通路网日均客流694.98万人次,同比增长7%。4月1日(清明小长假前一工作日)路网客流创下历史新高,达1129.91万人次;同日轨道交通5、6、9、11、12、13、16号线等7条线路创单线历史新高。地面公交行业共运送乘客1631.54万人次,投入运营车辆3.6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14%、6.8%。省际客运行业共运送旅客50.68万人次,同比增长2.7%。出租汽车行业累计服务车次476.23万次,客流量857.23万人次,同比均下降5.9%。高速公路网总流量354万辆次,日均118万辆次,同比增长6.4%,其中小型客车311万辆次,占总流量87.8%,同比增长6%。快速路网总流量482万辆次,日均160.7万辆次,同比下降23.9%。水路客运发送5860个航班,水路客运共运送旅客49.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3%;运送车辆1.26万辆次,同比下降2.3%。

轨道交通, 针对涉及公交短驳和春游活动的重点车站,落实现场工作人员力量和布岗;做好社会志愿者队伍的组织工作,增加现场人员储备,保证重点时段、重点车站的安全有序。另外,针对涉及公墓短驳的7线13站,在提前落实大客流预案的梳理和完善工作下,充分利用便携式扬声器、警戒绳、移动导向标志等设备,做好站台、站厅、出入口、换乘通道等关键部位的客流引导和公交接驳信息问询工作。

地面公交, 22条扫墓专线,共出动车辆1649辆,发送1.28万班次,运送乘客56.66万人次,与去年相比,班次及人次均有所上升。各公交营运企业增派现场管理人员,加强现场疏导,督促规范服务,确保运营安全有序。

省际客运, 市运输管理处通过采用信息化监管、现场巡查、市区二级联动等方式不断加强行业动态监督。客运站在及早掌握客流动向调配运力的同时,制定并完善大客流预案,推出各种便民服务措施。共组织950余班省际客运班线,方向主要为长三角中短途城市。客运南站和东站推出扫墓专线。

牵引行业, 清明节期间,部分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部分路段出现车流量集中拥堵情况,造成事故车辆增加。道路清障施救牵引骨干企业根据保障要求,在各收费站和沿线高速公路要点相继增加待命施救车辆。清明节期间营运823车次,营运里程近2.65万公里。

高速路网和城市道路, 在路网流量预判基础上,细化通行保障措施,进一步完善本市通行保障总体实施方案。执行由项目公司、运营养护公司和收费站组成的三级工作值班制度。以快速路和高速公路情报板一体化诱导为原则,与江苏、浙江高速公路监控中心建立联络机制,及时互通信息。利用情报板信息、政务微博@路线-途、@乐行上海路况直播、12122路政服务热线及大众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发布动态信息。

为维护2016年清明节期间交通营运秩序,保障市民扫墓、踏青出游良好客运环境,市交通执法总队加强扫墓专线起点站、长途客运站、交通枢纽、旅游集散点等主要地段高峰时段巡视和监管。4月2日至4日,全市共出动执法力量229人次,出动执法车辆93辆次,共检查营运车辆770余辆次,查处各类违法违章案件71件。市码头中心共出动52人次,对26家次客运码头进行节日安全、安保专项检查。上海港口客运码头总体营运情况良好,未有较大以上影响港口码头公共安全的事故(事件)报告。

(委轨道交通处、市路政局、市交通执法总队、市运输管理处、市航务处、市码头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