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交超速罚单"成诈骗新幌子 女子20余万元"打水漂"

29.10.2014  08:03

  东方网10月29日消息:“你有几千元的超速罚款单未交!”接到这样的电话,不少有车一族难免心头一惊。事实上,这是电信诈骗的新型变种,“未交超速罚款单”已成为“阿诈里”诱骗市民的又一个幌子,警方提醒市民应提高警惕。

  前几天,市民程女士接到“虹口邮政局”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其在北京的一辆车多次超速罚款逾期未交,共欠费4600元。

  “我在北京没有车,怎么会有超速罚款!”听到程女士的辩解,“邮局工作人员”表示:“你的身份信息给人冒用了,我帮你转接北京公安部门。

  电话随后被转接给“邓警官”,他表示程女士的“罚单”可以注销,但她的身份证被冒用开了一个银行账户,现在涉嫌参与洗黑钱,现已被立案调查,其所有银行卡内的资金马上要被冻结一年半。为了取得程女士的信任,“邓警官”不但提供了自己的“警号”,还主动要求她通过114查询来电号码是否是“北京市朝阳分局”的电话。

  在程女士的苦苦哀求下,对方表示只要将她银行卡内的存款转账至“检察院”的“指定账户”,便可以申请“资金优先”,提前取回被冻结的存款。

  程女士通过114查询,该号码果然是“朝阳分局”的电话。心急如焚的程女士来到银行,通过ATM机将20余万元存款转账至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

  警方提醒:骗子使用的是一种“号码任意显”软件,能够把诈骗电话伪装成一些大家熟知的国家机关、单位和公司的“官方”电话。其实大家在接到这些所谓的“官方”电话后,只要多留个心眼,通过座机或手机的回拨功能,直接拨打这个电话,便能拆穿骗子的伎俩。

  警方表示,邮局、银行、电信等部门与公检法等司法机关之间不存在直接转接电话报案的程序,司法机关办案也不会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进行,更不会要求将钱款汇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指定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