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上海交大推进“三个转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02.09.2014  12:59

由人民网主办的全国首届高校校长论坛于8月25日在北京举行。上海交通大学副书记朱健在校长论坛环节就众多中国研究型大学思考的一个共性命题:“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主题发言,朱健认为,在坚持“一体两翼”(以“人才培养”为体、以“科技创新”和“服务国家社会”为两翼)的前提下,上述命题的逻辑起点是:在国家和地方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形势和需求下,中国研究型大学如何有所作为?(这也是国家投入和研究型大学存在价值体现);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和国际对标,中国研究型大学如何在科技前沿和基础研究上有话语权?

朱健 上海交通大学副书记

怎样坚持“两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进行战略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怎样解决科研“短平快”、“小而散”症结,甚至是需要多少年才能改变一所学校“小富即安”的科研文化?各个研究型大学都在探索。

上海交大,近十年围绕提升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反复强调“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紧紧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国际科学的前沿,“立地”就是要进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战场),强调“有组织地进行科研”,矢志不移地推进“三个转变”:从解决一般问题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际前沿转变;从小团队松散科研组织模式向有组织创新团队转变;从以“”为目标向以“”为目标转变,不断优化科研项目结构。我们这十年的具体思路和举措包括:

一是激发全校教师有更强烈使命感和更高目标,加强科研工作战略谋划,认真研究如何在国家重大科学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和政府重要政策咨询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以国际评估为抓手,推动各学院、各学科瞄准国外前沿科研团队和国内高水平科研单位,找准标杆,找到合作伙伴,在高水平论文和战略性国际科研合作等方面有较大突破;三是持续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国家实验室、汽车电子国家工程实验室、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等交叉学科创新基地建设;四是加强对产学研合作机制研究。大力拓展与国有大企业合作深度和广度,以深化与宝钢和中海油等产学研联盟为突破口,认真研究和行业、产业合作机制和实现形式,创建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深化和地方产学研合作方式;五是引育并举,搭建两个“人才金字塔”,加大创新人才引进,探索构建长聘教职和长聘教轨师资队伍体系,着力打造各学科领军人才;六是着力完善科研体制和机制,重点破解承担国家重大专项的组织体制、大项目过程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评价和奖励政策等深层次问题。

经过这十年持续探索和实践,上海交通大学当前在转化医学、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IFSA(激光聚变科学和应用)、未来媒体网络等方面已成为“国家队”;上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的2014年度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上海交通大学共获资助822项(资助总经费5.56亿元),连续五年位列全国第一。

构建符合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符合国家、地方和产业期待的科技创新体系,并以高水平科研反哺高水平人才培养,研究型大学始终在路上。我今天发布的上海交通大学的实践,不是完成式,是进行时;这项意义深远、但任务艰巨的实践,很长一个阶段将会是“现场直播”,欢迎人民网和各媒体来共同见证。

原文: 上海交大推进“三个转变”提升科技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