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印迹]南洋公学的留学生们

16.12.2015  13:00

[编者按]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我国第一次官派留学欧美的学生始于19世纪最后30年。从1872年清政府派遣第一批由容闳带队的幼童开始,先后共派出四批120名,其中包括后来成为著名铁路工程师的詹天佑。这批小留学生由于年龄太小,再加上剪掉辫子、出入教堂等行为,被守旧势力视为大逆不道,学业未完就被召回。到1897年,李鸿章共奏请派遣留学欧美人员215名,其中著名的有维新派思想家严复、北洋海军的主要将领萨镇冰、刘步蟾等。  

南洋公学也是较早加入这一行列的高等学堂,1898年,公学率先派出年少聪颖、中文功底较好又有英文基础的学生出洋留学。公学希望留洋学生能够“窥西学之精,用其所长,补我所短”。自从甲午战败以来,中国学习西方把目光开始转向日本,加上盛宣怀与日本方面关系相对密切,于是第一批6名留学生首先派往日本。盛宣怀亲自过问此事。1899年1月2日,公学将他们的姓名、年龄造具清册,呈送两江总督核鉴。然后再备足常年经费1800元,将他们的姓名、年龄、学科一并送交日本总领事小田切,转交日本外务省和文部省。1月13日,公学第一批6名留学生登上“萨摩丸”启程赴日,小田切派翻译随行。这6名留学生是:杨廷栋、富士英、杨荫杭、胡礽泰、章宗祥、雷奋。为了保证学生学习、生活顺利,何嗣焜向两江总督呈文,希望驻日使节对他们予以关照。抵达日本后,这批留学生先入日华学堂主修日文,住早稻田大学附近,日本外务省派译员随时照料。  

1900年12月,公学又资送师范生章宗元、留日学生胡礽泰赴美留学。12月启程,翌年1月25日到达旧金山,先入旧金山书院,然后再进各大学深造。1901年6月,由于北洋与南洋同属招商局、电报局出资举办,公学代理总理张元济经与北洋大学堂总办王修植商定,派毕业生王宠惠、王宠佑、张煌全、胡栋朝(1872~1957年,广州黄埔人,铁路工程专家,曾任广东省广九铁路管理局长。1909年夏至1910年秋任上海高等实业学堂教务长。)、陆耀廷、吴桂灵、严锦荣7人赴美国留学。8月,公学派出第四批留学生。他们是中院毕业生曾宗鉴、李福基、胡振平、赵兴昌。曾宗鉴入剑桥大学学法律,其余三人在伦敦大学,胡振平学政治,李福基学机器,赵兴昌学管理银行、铁路及理财。为了能够让他们安心就学,面对每人每年250英镑的昂贵费用,公学还是按时照拨。  

以后几年陆续都有学生远渡重洋赴欧美留学。1902年10月18日,盛宣怀向清廷附奏《资送学生出洋游学片》谈到,已经分批送出21人赴英美大学堂学习。另有非南洋、北洋学堂出身的10人,也被派往英国肄业高等教育。1903年,中院毕业生和政治班学生共10人又被选派到比利时留学。  

在我国近代第一个留学高潮中,南洋公学从1899年至1905年共派出58名学生,占到中院和师范班毕业生人数的一半。今天看来数量不多,但在那个年代,却是一件有魄力、有眼光的举措。南洋公学是我国高等学府中最早派遣留学生的学校之一,与其他学校相比,数量上也占绝对优势。  

南洋公学海外留学生在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同时,深受民主思想影响。1900年4月,杨廷栋、杨荫杭、雷奋、蔡锷等参加留日学生组成的爱国团体“励志会”,与孙中山等革命党人有所接触。12月6日,由留日学生创办的第一份杂志《译书汇编》在东京创刊,主要刊登有关欧、美、日各国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新思潮等方面的译著或文章。四位主要编辑者中,三位就是南洋公学的留日学生杨廷栋、杨荫杭、雷奋。刊物上经常出现孟德斯鸠、卢梭、穆勒、斯宾塞等的著作,深受国内外青年学生欢迎。  

向国外派遣留学生是盛宣怀长期的愿望,在与外人多次打交道中他深有体会,培养自己的人才要有开放的眼光,必须到国外去学习最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因此,南洋公学学生一批接一批被派出留洋,以致上院一再缓办。中院毕业生大多数被选中为留洋对象,或去日本,或去欧美。盛宣怀对留学事项事无巨细样样亲历亲为,对出洋学生所学专业都作出明确规定,分工很细。盛宣怀对留学生的要求颇为严格,反对半途而废。1903年10月,两广总督岑春煊想把在美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的粤籍学生陈锦涛调回任用。盛宣怀当即致电岑春煊予以阻止,电文曰:“查该生禀报本年已进耶儿大学校,来年六月当可考得博士。从前派出学生百余名,从未有一人毕业考得博士者,瓜不待熟而生摘,殊属可惜。”他还建议学校今后一定要立法,留洋学习必须毕业获得文凭,必须杜绝学生急躁之心,免得浅尝辄止。  

南洋学子在晚清留学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学成归来后,或在新学中当教员,或在译书院当翻译,或在政府部门工作。向海外派遣留学生成为交大的优良传统。  

(供稿:上海交通大学党史校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