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印迹]三好学校:科学好、中学好、体育好[图]

03.01.2016  15:28

[编者按] 2016年4月8日,上海交通大学即将迎来一百二十岁华诞。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交通大学建校至今始终以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为己任,在跨越三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谱就了薪火传承、思源致远的历史篇章,也汇成学校文化和精神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从涓涓细流汇成滔滔大江的历史印迹。值此欣逢校庆之际,特推出“120周年,交大曾经走过”“交大印迹”专栏,彰往考来,发扬踔厉,崇树风徽。

唐文治时期的交大,在社会评价中赢得了一个“三好”学校的好名声,所谓“三好”即“科学好、中学好、体育好”。“科学好”,作为一所办得卓有成效的工科学校来说,这点应该说是毋庸异议;唐文治校长在校内又不遗余力、持之以恒地倡导各种体育锻炼和竞赛,“体育好”也是不难做到的。在一般外人看来,工科学校学生主要是学习工程技术知识,至于中文与写作,只要会写报告和公文就行了,“中学好”既不是必需,也难以做到。然而,由于唐文治校长对于国学教育的极端重视和严格要求,校内人文风气浓厚,学生国文根基深厚,“中学好”也成为社会赠予学校一项不可多得的校誉。      

1914年冬,本校赴武汉足球队员(前排坐者)与武汉校友合影

1922年,交通大学技击部成员合影(右前一为陆定一)

国文敝则精神亡”,唐文治把国文比作国民之精神,将国粹看作传承中国数千年优良文化的载体,宣扬国粹是道德教育的一个主要方式,因而十分注重国学教育。针对西学东渐之下教育界强调西学而轻视国学的状况,他非常忧虑,以为那将会丧失本国文化,学生品行绝难养成。来校上任不久即重订学校宗旨,在重视实业教育的后面加上一句:“并极意注重中文以保存国粹”,“极意”两字中显示出唐文治重视中文的决心。在设置了铁路和电机两个工程专科后,学校于1909年增设了国文科,不招专攻文学的学生,而是专职加强工程专业的国文教学。增设国文科可以说是我国高等工科学校设立中文系的先河。学校还从各个环节上采取多项措施来提高学生国文水平。无论是专科,还是附属中小学招生时,录取与否首先看考生的国文成绩。批改试卷时,如果国文成绩太差不及格,其他试卷就不再批阅了。考入南洋的学生不仅数理化要好,国文也要相当好。当年淩鸿勋入学时就是因为中文出色,得了95分,而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    

民国初年唐文治鉴定《南洋公学新国文

国文除了作为一门主课被重视外,唐文治还给学生开“小灶”。每个星期天上午,学校组织课外国文教学,分设甲乙两班,学生可以自愿参加。甲班由唐文治亲自授课,他结合道德教育对学生讲授经学,十数年来如一日从不间断;乙班由国文科科长李颂韩讲授。唐文治在主持校务的后期,他双目已近失明,但仍然让人搀扶着上讲台,背诵经文一字不差,讲解精微透彻。1908年学校又成立了国文研究会,每年组织举行一次由大、中学生参加的国文大会(即作文比赛),时间定在每年孔子诞辰日9月28日前一个星期日上午。唐文治亲自参与命题、改卷。会考结果在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孔子诞辰日发榜,作文成绩名列前10名者分别奖给金牌、银牌、铜牌及书籍等。唐文治注重国文的目的名为保存国粹,实际是在渗透道德教育。正如1906年入学的朱善培老校友深情地回忆说:“唐校长之讲国文,不独要传授我们作文的方法,还随时教导我们做人和做事的道理,如唐校长者,真不愧人师矣!      

道德教育的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一贯加强国文的做法更是值得肯定的。它为文理渗透、工文并重的教育模式进行了初步的尝试,造就了一批品学兼优、文理兼通的早期中国科技人才,如淩鸿勋、丁西林、杨荫溥、鲍国宝等。同时,浓厚的人文教育环境还影响了一些学子成长为文化界大家,如著名新闻工作者、文化斗士邹韬奋,图书馆学家杜定友等人。从附小、附中直至电机专科,爱好文学的邹韬奋从1912年起到1919年在交大读了7年,在他“勉强向着工程师之路前行”的自嘲中,并没有被科技符号淹没文气,反而在传统文化浓郁的交大得到充分的熏陶和滋养,几乎年年因国文成绩优异被列为免费优待生,避免了因经济困难而失学,更使他得以继续徜徉在自己喜爱的文史之中。他在回忆录中盛赞母校重文之风:“这个学校注重工科,但因为校长是唐蔚芝先生,积极提倡研究国文,造成风气,大家对于这个科目也很重视……倘若不是这样,只许我一天到晚在X、Y、Z里面翻筋斗,后来要出行便很困难了。”      

在重视中文教育的同时,学校也特别注重外语教学。外语是向西方学习的桥梁。在当时我国工业技术和工程教育都很落后的情况下,急需引进工业技术及其教育,作为中介工具的外语就显得至关重要。因此,重视外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学习西方的决心和积极态度。早期交大对学生的外语教学显得尤为重视,注重提供外语语言实践的机会与场所,使得外语特别是英语成为历届学生的一项“额外”特长。      

南洋公学时期学校就对外语的工具作用比较重视,第一任监院福开森在主管教务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外语听说读写能力,在教学一开始就努力使学生会正确地阅读和书写,而不仅仅只是掌握英语知识,还要求学生学习多国语言。蔡元培主持特班时,认为日语易学,从日语书中也可以及时了解世界发展情况和先进知识,就以“强读日文书”的简易方法教授学生,因此特班学生均能够读懂日文,部分学生还能翻译日文原著。唐文治主校后,办学更是力主向西方学习,引进一批外籍教师、教材;同时不断派出优秀毕业生到欧美留学深造。他认为,要学习西方深邃的科学,如不熟练地掌握外国的语言文字是难以办到的。他曾说:“无论何种科学,均须熟娴文法,方能窥其精奥。”因此,他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外语能力,英文课教学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每周6小时,到四年级增加到9小时,成为和国文并列的主要公共课程。在中学和预科,英语和国文、数学一起被列为主课,此外开设法文和德文等第二外语。初创阶段外籍教师尤多,课程除国文外都用英语教学,这时期经过小学、中学多年的训练,一般的学生基本能够通过语言这一关了。      

在课堂教学之外,早期交大相当重视课余的外语教学活动,这一点与国文有相似之处。继设立国文科以后,1910年又成立了一个西文科,并为全校学生开设正课之外的外语补习班。补习科目有英语、德语、法文三种,程度较高者还可以选习拉丁文,学生可以自愿报名选习。同年,学校成立英文会,全体学生一律为会员,以会话演讲为主要活动,定期举行班级、学校的英语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说能力。英文会还极力督促学生适应英语授课的语境,倡导全校“在英文课及英文教授各课时,误用国语一语者,专科生罚铜圆二枚,(附中)二、三、四、五年级罚铜元一枚,初年级生免罚。”英文会为学生学习英语提供了一个平台,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英文会倡导的英文演讲竞赛,成为建国前交通大学一项重大的竞赛活动。为训练外语的书面表达能力,学校规定专科生做作业和实验实习报告等均需以英文书写。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和课外熏陶,专业课乃至部分中学课程的教学,能够直接以英文传授,这在高等专科性大学中实属少见。当时各校专业课程的教学,多采用所谓“二重讲演法”,即外籍教师用外语讲一次,再由译员用中文讲一次,一个学时的授课内容要用二个学时才能勉强完成,效率较低。较高水平的外语教学,使学校能够与发达国家的先进教育接轨,可以直接订购西文原版教科书,学生毕业后留学英美,对英语均能应付自如。邹韬奋在其回忆录中说南洋公学的英语教育,给他留下了“永远所不能忘的厚惠”。淩鸿勋1910年进校时因“英文程度太差”,被插入预科“四年级试读”,教师是一位英国人,受其师之益及英文教学的氛围影响,英语成绩猛进。淩鸿勋一口流利纯正的英语,由此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一时期学生的外语达到了较高水平,大多具有良好的驾驭英语的能力,在社会上口碑甚好。良好的英语教学可谓是交大早期的一大办学特色。      

作者:李娟辑自《三个世纪的跨越——从南洋公学到上海交通大学》(盛懿、孙萍、欧七斤编著)      

单位:档案馆(党史校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