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党委副书记朱健为本科生上思政课[图]

21.05.2015  12:17

按照学校思政课教改的统一安排,继5月19日党委书记姜斯宪教授给全校近500位学子上思政课后,党委副书记朱健5月20日上午亦来到致远学院大一本科生思政课讲台,以《中国道路和时代使命》为主题给100多位同学授课。朱健老师思政课的内容与同学们成长和生活的时代背景、成长点滴息息相关,让同学们受益匪浅。东上院104教室济济一堂,现场气氛活跃,话题不时引起学生的强烈反响。 

朱健首先从方法论入手,建议在座同学对于社会和时代的理解,要有意识从“描述”走到“解释”,并逐步达到“预测”的层级;此外,要培养自己的“三分法思维”,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和理解问题,在“明辨”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更好地读懂中国,坚定道路自信

围绕坚定道路自信,以及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读懂中国,朱健指出,首先要与时俱进地看待中国当前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要深入领悟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和愿景。朱健强调,未来中国,将不仅仅是自己发展起来,还会为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贡献经验和人才。 

朱健还指出,读懂中国,也需要了解和领悟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对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好地理解中国国情。同时,需要理解和学习中国民族的传统美德,例如在家庭方面,具有尊老爱幼,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等传统美德;在社会方面,具有诚实守信,互助友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等传统美德;在国家方面,具有民族大义,清正廉洁,亲民爱民,天下为公等传统美德。  

结合第一部分的讲述,朱健给在场学生提出两个建议:一是宏观视野上要善于分析和剖析未来发展的生态环境,能够读懂中国,在“明辨”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二是要勇于当中国发展的剧评者、剧评家,以国际话语体系为全世界了解中国提供素材。  

新老交大人的时代使命

朱健指出,进入交大,一定要有一种动力和自觉,把国家需要、社会期望和个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交通大学1940-1946年抗战期间在重庆九龙坡艰难办学;学生总数不足4000人;目前有据可查的就涌现出16位院士。以钱学森学长为代表的中国老一辈知识分子,他们意识到,如果他们这批年轻人不努力,国家和民族就没有希望。同样,我们现时代的交大学子,也得强化自己“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祖国强盛、我的责任”等意识;学专业、爱专业,同时能逐步树立起“从交大,我们和祖国同呼吸、共脉搏”、“这一领域,这个行业,离开我可能不行!”的志向和抱负。 

朱健以交大著名校友、上海地铁之父刘建航院士为例,指出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一个时代;伟大的时代带来伟大的机遇,伟大的机遇铸就壮丽的人生!新一代交大人要站在改革的前列,最具创新精神,最少保守思维。朱健指出,交大学子在校期间要学会规划,大规划是生涯规划,中规划是学期安排,小规划是时间管理,并且,要逐步培养自己的不确定性思维。同时,未来要成为优秀和引领的群体之一,交大学子在校期间应通过尝试、历练和挑战,“不断扩大生命的体验”。不仅仅培养自己的学习技能,提升自己的学术志趣,同时也需要在艺术、体育、演讲、组织等方面有一些尝试,为人生各方面打点底色。  

思政课最后,朱健寄语同学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他坚信,交大学子在校四年在学校的付出和感悟,将会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的人生发展中,也会在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得到充分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