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互联网+支教:交大“创客”让爱与教育没有距离[图]

06.05.2015  12:42

互联网+支教,会有什么奇迹发生?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伍煦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你…… 

跨越近千公里的“一对一”“在线课程

这是一个普通的傍晚,远在吉林省吉安市的高二学生小张从学校刚回到家里,立刻按照预约的时间打开电脑进入“在线课堂”;他的“线上指导老师”、伍煦已经在“教室里”等他,于是,一堂跨越近千公里的“一对一”“在线课程”开始了……  

这,并不是一个虚构的场景。在上海交通大学海角公益组织自主研发的在线支教平台上,“互联网+支教”是志愿者们爱心支教的新途径,志愿者们可以通过远程教学系统,打破时间与空间隔阂,为渴求知识的孩子们提供时时教学。海角公益以“让爱与教育没有距离”为理念,致力于在志愿者与支教地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通过网络等高科技的手段支持,将优质教育资源输入教育欠发达地区。  

据了解,“海角公益在线支教”项目获得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实践赛金奖。  

2015年全国90%以上偏远地区中小学将有网络基础设备

海角公益在线支教项目的诞生,源于一次支教活动。2012年暑假,大一的伍煦在暑假期间,加入到了大学生支教队伍中。她远赴甘肃镇原二中投身支教,奉献爱心。1000多公里的路途,一个月的支教生活,伍煦体会到每日跋涉10公里进山支教的艰辛,看到当地师资严重匮乏、孩子们时常无课可上的窘境,感受到支教结束时分别的不舍和线下支教难以持续帮助孩子们的困惑。她不禁深深思考起来:在科技如此快速发展的当下,除了亲临贫困地区当面授课的“传统做法”,大学生支教还能做些什么? 

伍煦在网络上和远在国外出差的家人倾述自己的烦恼时,忽然想到,自己和远在国外的亲人都可以沟通,难道不可以以这种方式“支教”吗?!通过查阅国家相关政策计划,伍煦欣喜地了解到,到2015年全国90%以上的偏远地区的中小学将拥有网络基础设备,自己支教的甘肃镇原也要加设网络设备。  

我要利用网络基础设备不断完善的条件,搭建在线支教平台,将支教拓展为长期持续的教学补充,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外界的窗户,让孩子们可以持续获得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宛如推开一扇窗,一个广阔的世界呈现在眼前。伍煦立刻全身投入这个全新的行动。她叫它“海角公益”,将爱与教育传至天涯海角! 

在线支教平台的核心技术——视频房间技术

伍煦的想法迅速得到了校内“志同道合”学生的响应,一批来自软件学院、媒体与设计学院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同学纷纷加入到研发在线支教平台的队伍中。 

从梦想到现实的路,总是有一个经历风雨磨难的过程。在艰辛的研发过程中,困难自然不会少,最紧张的时候,10个人留在学校的自习室里,夜以继日地搞研发,三个多月的时间里,连睡觉都是打地铺。在所有人的努力下,在线支教平台的核心技术——视频房间技术终于研发成功。  

在视频房间中,志愿教师可以通过视频窗口与孩子们进行互动教学,电子白板的文件上传、拍照上传等一系列多功能教学工具则帮助实现顺畅的授课过程。也就是说,在海角的视频房间里,就如同师生面对面授课一样,生动形象。为了配合偏远地区网络带宽有限的情况,海角公益的视频房间可以自动检测网络情况,调整画面帧数和画面质量来保证上课的流畅性。海角的视频房间仅需300kb/s即可流畅授课,而全国固定宽带互联网平均下载速度已达3.7M/s。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海角就可以保证师生间的互动授课质量。  

名师大讲堂”开展在线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及中小学科普类讲座

随着在线支教平台的上线,海角公益组织也正式开始了公益实践的步伐,它以实地探访与远程授课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支教活动,增进志愿教师与支教地的联系。目前,“名师大讲堂”和“贫困生反哺家乡计划”已经成为海角核心公益品牌项目。  

名师大讲堂”邀请一批全国名师开展在线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及中小学科普类讲座。截止到2014年7月,海角公益已为吉林省200余名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心理学等在线课程,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升乡村教师教学质量,让浇灌祖国花朵的园丁更上一层楼,帮助偏远地区学子受益。  

贫困生反哺家乡计划”鼓励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海角平台进行线上支教,利用假期返乡开展线下支教,两者结合,形成长期稳定的支教模式。2014年8月,海角团队在甘肃甘谷县志愿者的带领下回到他们的家乡开展支教调研活动。为了给当地五所中小学带去远程支教新体验,海角团队成员兵分几路,天还没亮就出发,徒步行走10公里甚至20公里赶去各个学校,来不及休息就开始准备一天丰富的课程。十几天的支教生活中,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们为1000余名学生带去12门远程课程,获得了当地教育部门一致好评。 

在线支教让边远贫困地区孩子们看到更辽阔、更多彩的世界

甘肃男孩李龙从小生活在甘肃甘谷的小县城中,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来到上海打工,一年到头很少回家。他只在父母偶尔电话里听说过“繁华的大上海”,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亲眼见到……但是当海角公益把在线支教带到甘谷,李龙终于与班级里其他同学们一起从教室的大屏幕上看到了南京路炫目的霓虹灯、看到了陆家嘴高耸如云的摩天大楼、看到了古色古香的豫园、看到了父母打工的场所……课后,李龙坚定地说,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要到上海去读书上大学。这仅仅是因在线支教受益的许多孩子中的一个例子,在线支教能让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看到更辽阔、更多彩的世界,这正印证了海角的理念“让爱与教育没有距离”。  

海角实践”的脚步不曾停歇、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与吉林省、甘肃省、云南省等教育部门合作,在吉林集安、甘肃镇原、甘肃甘谷、云南洱源、内蒙古鄂尔多斯共设立了五个远程支教点,其中覆盖了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并以上海、北京为公益服务中心,深入推进日常在线支教项目建设。随着项目的深入,志愿教师与学生数量不断增加。目前网站已有3280余位志愿教师,36000余位学生,累计授课时长共计3万小时。  

海角公益”的在线支教系列活动不仅受到学校的一致好评,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多方关注,支教活动多次被当地电视台、网络媒体报道。活动视频上线一日内浏览人数突破50万,微博话题关注人数也已超过180万。  

希望工程宣传画中那双渴望求知的大眼睛,一直深深触动着所有爱心支教的人们!面对未来,海角公益憧憬:让“在线支教”服务全国更多地区的孩子们!海角公益将以北京、上海为公益中心,将可持续支教的概念复制到更多的高校,不断拓宽网络,发展可持续的公益创业事业,致力于将海角建设成为全国性在线支教平台,为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点亮梦想的光芒,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自由共享。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15.05.05 

原文: 互联网+支教:让爱与教育没有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