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声音]市场对互联网企业的狂热程度应该警惕(等6则)

29.09.2015  17:37

[编者按] 大学是社会的智库。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库作用,在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建言献策,独到见解和精彩论断不时见诸媒体。交大新闻网专门开辟“一周声音”专栏,摘发部分专家学者在媒体上的“交大声音”,展示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传承等方面的见解、思想、精神,向专家学者对提升国家和社会软实力作出的贡献表示敬意。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金融系 副教授 费一文:市场对互联网企业包括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狂热程度应该警惕

互联网金融、甚至整个互联网行业有一点是可以反思的,就是市场对互联网企业—包括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狂热程度已经有点太过。比如,只要一点点互联网概念的公司,其价格就可以炒的非常之高。这样的狂热是不正常的,是应该警惕的。企业的根本价值在于对其对社会的贡献程度。很多的互联网企业家不谈贡献度,开口谈的全部都是市值—如果企业家仅仅是每天围绕着市值在转,不认真研究如何把企业做好,我认为是泡沫。(时代周报 2015.09.22)  

上海交通大学电梯检测中心朱昌明教授:引入电梯的保险机制很有必要

电梯在某种程度上讲也是一种交通工具,参照汽车引入电梯的保险机制,还是很有必要的。有了保险机制以后,可以减少风险,也可以增加一些社会的承担能力。在美国、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电梯引入保险机制已经几十年了,法国2003年制定了一个法律,它采取了多渠道的措施提高电梯的安全使用水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引入保险机制。(中国经济网 2015.09.23)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教授:大学生媒介使用习惯或影响我国媒介的未来发展

大学生作为一个年轻化与高学历的群体,是我国将来最具消费潜能的核心消费群体,其媒介使用习惯及偏好、媒介影响认知以及媒介素养直接影响我国媒介的未来发展。(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5.09.28)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陆邵明教授: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发生着深刻演变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正在发生着深刻演变,保护对象已从精英层面遗产向大众群体集体记忆延伸,即除了关注名人故居,正更多关注大众层面记忆场所。(南报网 2015.09.28)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邱慈观教授:农民缺乏正常的金融渠道

农民工两亿七千万,约占中国人口的两成,由农村向都市迁移,规模为人类史上最大。他们受教育水平低、财务素养差,也缺乏正规金融渠道。农村在年轻人出走后,剩下老化人口留守,靠子女汇钱养活,领钱却是个问题。许多农村没银行网点,领现得通过非正规渠道。(新浪财经2015.09.28)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上海零号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刚:校园创客要把每一次实践都当成试错的机会

校园创客要把每一次实践都当成试错的机会,把大赛当作一个实习的过程。创业是非常孤独的过程,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你在各个方面都付出了别人不能达到的极限。所有的项目都是迭代发展的,可以多和同行交流。(中国青年报 20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