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业争食"路跑大蛋糕":运动装备 智能硬件 旅游交通

25.10.2014  11:47

  从“要我跑”到“我要跑”的转变,带来的绝不仅仅是运动人数上的激增,而是对整个运动生态的改变。随着大批年轻群体的涌入,随之而来的是不断扩大的消费空间:小到运动装备、饮料、智能硬件,大到训练、医疗和酒店交通旅游,跑步产业如同一把金钥匙,正在开启整个体育金矿的大门。

   运动装备:打开亿元市场

  在龙阳路某专业体育用品卖场,除了常见的衣裤,还包括容易被忽略的脚部小贴条等,各类跑步运动装备齐聚,价格从数百到上千不等。营业员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这类装备便一直处于旺销期。而在某电商网站,一款标价321元的跑步鞋月销量为5120双,客服忙得无暇应答。

  “跑步看似是个屌丝运动,但现在投入也不算低。”路跑者李小姐告诉记者,随着消费升级,路跑者对装备的要求越来越高,压缩衣裤、护腿绑腿、计步器、能量棒、护膝、护踝等加上基本运动装备,耗费两、三千元并不鲜见。“跑步对鞋子的磨损比较快,以我每周跑步机次、每次5公里的频率,鞋子大概半年就得换一双。”李小姐说,从这个角度讲,有关运动装备的产业在跑步热潮下,蕴含着巨大的商机。

  一家著名市场研究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早在3年前,全球运动装备共计约3330亿美元的销售额中,跑步产业就占据了其中的30%。“从市场销售看,慢跑鞋在体育鞋类产品中的销量占据了80%的份额,随着马拉松等各种路跑赛事在国内遍地开花,跑步产业也成为体育品牌竞相争夺的市场。”体育营销专家关键之道体育咨询公司创始人张庆说,从运动角度看,跑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消费空间巨大,因此跑步及其相关性产品在体育市场中超过30%的份额并不奇怪。以全球体育市场的5%的增长率计算,这一数据在2014年将更加亮眼。根据测算,中国目前年人均体育消费只有100元人民币,而欧美年人均体育消费通常在300美元至500美元之间,这意味着一个潜在的万亿元规模的市场。就跑步的大产业概念讲,包括跑步机、健身房等。

   智能硬件:衍生新兴产业

  运动装备只是路跑产业蛋糕上最易撬动的一块,由此辐射到的产业链包括大量的服务机构,比如康复、训练、社团、资讯、营销,以及智能硬件、影视传媒、酒店旅游等。

  以时下最热的智能硬件为例,形形色色的APP应用及相应的智能穿戴设备重新定义了跑步这项运动。记者在安卓和IOS的应用中看到,运动训练类APP种类繁多,与跑步相关的便不下几百种,甚至有些收费应用下载者也不少。“现在用户最多的是一款运动品牌推出的APP,全球用户有几千万。”李小姐告诉记者,“使用了这款软件,即使从来没有跑过步,也有可能变成一个跑步狂热分子”。

  而智能硬件方面,除了最常见的智能手环、手表,智能鞋、智能袜也应运而生,号称可检测用户双脚受压点,以及跑步节奏、步数、步幅等信息,纠正用户的错误跑姿。业内人士预测,2016年智能硬件产品会有约500亿美元的市场,而2017年全球体育用品市场的交易额约2660亿美元,这其中存在空间巨大的选择性交叉。

   旅游交通:带动全方位消费

  “另一个比较明显的辐射是对旅游业的。”张庆告诉记者,作为专业跑步人士,参加纽约、伦敦、东京等地的大型马拉松赛是一种荣耀。而近年来,为了跑马拉松而辗转国内外城市,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现象。

  今年62岁的田同生是一家咨询公司的老总。他55岁时开始参与马拉松,目标是完成100个全程马拉松,目前已完成42个,他也因此戏称自己是“百马老人”。这42个马拉松既有国内赛事,也有国外的知名马拉松赛。

  “刚刚结束的芝加哥马拉松赛,我特意问了下组织者,用中国护照报名的参赛者共275名,差不多是去年的5倍。”田同生说,这其中光他带的团队就有74人参加,此外还有26名家属。而去年的夏威夷马拉松赛,他也负责带家属与跑友过去,每人平均花费在1.5万元左右。“在去跑步的同时,我们还顺带着进行旅游,这也是运动的乐趣之一。”田同生认为,国内对路跑的兴趣还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应该将其当作一种生活态度,而不要抱着功利的心态去对待它。

  记者从一些专业体育营销机构以及旅行社了解到,由路跑带动的境外旅游已经成为不少旅行社的业务之一。以悉尼马拉松赛为例,报名费1000元出头,在当地待上三四天的整个费用约在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