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纪录片带动了整个博物馆狂欢夜 上海哪些国宝被收录?

05.01.2018  07:55

  新年伊始,文物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登陆央视纪录频道。紧凑的剪辑、大气的文案、激燃的BGM讲述国宝的“前世今生”,让这部纪录片离观众更近了一点。

  而一个月前,一部豆瓣评分9.3,被称为年度最强黑马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让朋友圈沸腾。其中上海博物馆的大克鼎、商鞅方升、朱克柔缂丝莲塘乳鸭图入选该节目,上海博物馆的三件“国家宝藏”是什么来头?

  2018年的博物馆style走起,小编带大家围观上海博物馆的“国家宝藏”。

   大克鼎

   简介: 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清光绪年间陕西扶风县窖藏出土,大克鼎的纹饰器形端正稳重,采用大量变形纹饰。鼎内有290个字铭文,鼎的主人是一位西周的膳夫(宫廷厨师长),名叫“”,克作为膳夫,却享有诸侯级别使用的规格,可以确认在当时他极受周王重用。

   延展故事: 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左宗棠受谗言所伤,遭朝廷议罪。幸得时任侍读学士的潘祖荫援手,上奏咸丰皇帝力保宗棠,左才获脱免。潘乃当时著名的金石收藏大家,左宗棠得大盂鼎后遂以相赠,以谢当年搭救之恩。大克鼎于陕西出土后,潘祖荫用重金购得,成为大克鼎的主人。大盂鼎、大克鼎这两件周朝时期最大的青铜器齐聚潘府,成为当时京城的一大新闻。

  抗战时,潘祖荫后人潘达于把克鼎、盂鼎等三十几箱古董藏于屋子底下,得以在战争中保存。直到1951年7月,移居上海的潘达于将之赠与上海博物馆。1952年,上海博物馆开馆,二鼎如愿入馆,使市民第一次饱览了这闻名半个多世纪的“国之重器”。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开馆,大盂鼎等125件珍贵文物应征北上。两件巨鼎自此各镇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