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展首日:虚拟体验耳目一新 每年都带箱子来逛一天

19.08.2016  01:03

  2016上海书展昨天开幕。9时,书展迎来的第一位读者是吴广斌和他的一家,他们也是去年最后离开展馆的荣誉读者。吴广斌说:“刹那间的心意相通,这就是文字的力量。”对他们一家人来说,上海书展正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好去处。

  展馆外,人们耐心地排起长队购票,天气炎热,主办方在入场处特别配备了喷雾降温装置。展馆内,首日110项活动在不同展馆分批进行。许多读者收获满满,直接拖着行李箱来的人也不少。年过六旬的读者沈路就是其中一位。他说:“每年,我都会带着箱子来书展逛一天,因为在这里总能发现许多新的、让人惊喜的东西。

   多元体验有传统工艺也有新科技

  展厅内,除了满眼的书,主办方还细心安排了许多体验项目,其中有与书有关的传统工艺,如活字印刷、藏书票套印、朵云轩木版水印品鉴等。

  新鲜事物的出现也给书展增添了与时俱进的活力。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专题展开设了一个虚拟现实体验馆,读者需要抓紧绳索、成功走过吊桥才能拿到古籍;新浪阅读在书展现场开启了“直播”,邀请张悦然、马嘉恺等知名人气作家做客访谈直播间,与不在书展现场的读者进行全方位互动。

  此外,书不仅可以“”,也可以“”。在蜻蜓FM的展馆里,不仅年轻人对戴上耳机就能听的书很好奇,上了年纪的读者也不甘落后要体验一把新科技。特意请假来书展的周军英说:“我年年来,最起码来了十几年了。今年书展上,新颖的、电子的东西明显多了。

   实体书店要拼“颜值”更要靠内容

  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一馆二楼,有一间小小的“山脚下的书店”。书店由半透明材质包裹,所有的书架都以树的模样呈现,孩子们捧着书,坐在“书林”下石头形态的座位上阅读。现场工作人员吴昊告诉记者,这家“快闪书店”用三天时间临时搭建起来,它是坐落于佘山文化绿洲园区内的“山脚下的书店”的一个剖面。除了“山脚下的书店”,今年上海书展上还有许多颜值颇高的书店开放展台,如“钟书阁”“言几又”等,这些展台如同一家家书店的精致缩影。

  在本届书展序馆内,一场“上海最美的书店”摄影展正在进行。获得一等奖的照片《书香加油站》由邓南拍摄,画面中是虹桥火车站内的一家经纬旅友书店。虽然书店没有太多独特的设计,但在人流如织的火车站内,一盏温暖的灯、几排书架足以成为旅人心里的一抹亮色。

  当被问起心目中最美的书店是什么样子,每个读者的回答都不一样。15岁的潘子豪说,他希望书店可以像童话中的场景一样,充满梦幻色彩。退休的吴先生说,书店“颜值”高不高并不那么重要,有没有咖啡厅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书店要大、书的品种要多、品质要好。“让读者能买到好书的地方就是最美的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