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土情,来找闵行的这些乡土文化符号

27.09.2016  02:37

      追寻城市的独特文化符号,以“留住乡情、感怀乡愁、品味乡韵”为主题的2016年上海市民文化节乡土文化大展正在推进中。在闵行的你,记忆里那一隅,最美乡土情在哪里?打开记忆的阀门,去追寻你知道的闵行那些乡土文化符号吧!
  “上海乡土文化大展”是2016年市民文化节的重点活动项目之一,从中将评选出100个代表上海的乡土文化符号。经过各个区的初评和专家的推荐,共选出200个候选乡土文化符号。这些具有浓厚本土色彩的文化符号分为名胜古迹、景观地标、海派记忆、民俗风情、文化名人、特产美食及其他七大类。

马桥文化遗址
  马桥古文化遗址位于马桥镇俞塘村,面积1万余平方米。1959年首次发掘发现大量古代石器、陶器和鹿角等。后于1960至2012年进行五次发掘,得到较全面的考察。这里有三层不同时代的文化遗存 :上层为春秋战国时代印陶文化遗存;中层出土大量商代石、骨、陶器,为太湖地区早期印陶文化的典型遗存,1982年被命名为“马桥文化”;下层发现新石器时代建筑遗迹和墓葬,为距今4000年的良渚文化遗迹。文化遗存下面还有一条贝壳沙带,说明遗迹所在地是古代海岸。遗迹的发现对于研究上海地区古海岸位置和成陆年代具有重要意义。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宝老街
  七宝老街位于上海市闵行区,街分为南北两大街,南大街以特色小吃为主,北大街以旅游工艺品、古玩、字画为主。整条街有古色古香的建筑等。现已成为了“休闲、旅游、购物”为一体的繁华街市。七宝古镇同属江南太湖流域的千年古镇,风景如画,荣获上海“十大休闲街”荣誉称号、上海商业特色街、上海名牌区域、上海魅力新十景等荣誉称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目前正在创建国家级4A景区。

 

上海城隍故里
  闵行区浦江镇是“上海县城隍”秦裕伯(1296~1373,字惟镜、景容,号蓉卿)的故里。秦裕伯在长寿里(后称题桥镇)生活了五十多年。他去世后,族人在长寿寺西建有秦公墓园和秦公祠,清代时上海县衙每年均前来祭祀。里秦宅建有秦家祠堂。陈行秦氏人才辈出,为秦公后裔争得名望。另外,里秦宅(今浦江镇汇东村第四、六、十一组)、外秦宅(第二、三、七、九组)、柯家塘(第八、十二组)、东秦宅(今浦江镇建岗村第十、十二组)和西秦宅(今联合村十一组)等地,至今仍是秦氏家族后人集居地。

 

闵行一号路
  今日江川路,原名一号路,曾俗称“闵行一条街”,是上海市第一个新颖的住宅区一条街。道路两侧的香樟树绵延数里,亭亭华盖,四季常青,被誉为“中华香樟一条街”。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
  上海的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形成于清乾隆、嘉庆年间。1956年,上海86家民族乐器制作坊合并为民族乐器合作社。1958年7月,又组建成上海民族乐器一厂。1969年末,民族乐器一厂迁至莘庄镇。经不断开拓创新,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融入了历史、色彩、美学等元素,结合了造型、雕刻、彩绘、镶嵌等多种工艺手法,具有突出的文化和艺术价值。曾多次荣获国家轻工业优质产品和上海市优质产品奖,二胡、古筝、琵琶产品荣获2008年“上海市名牌产品” 称号。 2009年6月,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被列为上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1年6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莘庄钩针编结
  莘庄钩针编结技艺,只用最简单的一根针和最普通的一根线,仅靠一场灵巧的双手合熟记在心的图案,以不同阵法的穿插缠绕,连线成 面,镂空成型,就可编结出极有装饰感的种种立体花型,经镶拼组合,便形成或成片、或成件、或成衣的制品。这种令人叫绝的手工技艺,实是心灵手巧者的艺术创造。莘庄钩针编结,当地俗称“结花边”、“钩花”,其成品对外贸易属“抽纱制品”,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中西文化合璧之花,距今已走过100多年的发展历史。钩针编结从上世纪起,便在莘庄扎根,长期以来,它是本地城乡主要的家庭副业,明显提高了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影响着当地民风民俗,因此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价值。作为妇女的生计工具,广销海内外,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化的入侵,钩针编结已逐渐淡出市场。
  为了保护和传承莘庄钩针编结,近几年在莘庄镇政府的大力保护传承下,逐步兴起“传承钩针技法,发展编结艺术”的热潮。2007年5月,莘庄钩针编结被列入《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5月又被评为“上海市传统工艺美术技艺”;2014年,荣获“上海民间艺术之乡”的称号。

 


沪谚
  沪谚是指流传于清末民初上海城乡的俗谚,当时主要流行于上海县及周边地区,采用的是老派上海方言,可称是“老的老上海”谚语。1914年,陈行人胡祖德的《沪谚》一书出版,汇编了本地谚语1000多条,成为世上最早成书的上海方言谚语专集。后来,《沪谚》一版再版,并扩编了《沪谚外编》,收录了2000多条沪谚。而个性鲜明的陈行谣谚,是胡祖德最为推崇的地方俗谚,又是《沪谚》一书的主要内容,也是沪谚的精华所在。沪谚具有极强的实用功能、教化功能及审美功能,因此流传至今。沪谚是上海方言的精华,是海派文化的亮点,2011年5月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马桥手狮舞
  马桥手狮舞凝聚着马桥当地人文历史和风土人情,在流传和发展中,使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深切地感悟到前辈的智慧和美德,自觉地去传承独特的地域文化,从而产生着深远的社会影响。2007年6月,马桥手狮舞被列为上海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6月,又被列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录。


九九重阳 颛桥糕会
  自2008年起,闵行区颛桥镇已连续八年举办“九九颛桥”重阳民俗文化系列活动,深受当地百姓欢迎,对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民间艺术、演绎民俗风情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5年举办的重阳民俗文化系列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以“”汇聚八方游客,近万名市民兴致勃勃地前来品糕听戏,共同参加“”的盛会。



张充仁
  张充仁先生1907年9月25日出生,祖籍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1921年进徐家汇土山湾印书馆做摄影制版工,后任《图画时报》编辑。1931年考入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油画班,继转考雕塑,成绩优异,屡获嘉奖。1935年11月他毅然归国,在上海创办《充仁画室》,培育美术人才300余人。创作了《恋爱与责任》等雕塑作品,为马相伯、齐白石等社会名流塑像,获“泥塑之神手”美称。50年代初,应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征稿,创作《无产阶级革命创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群雕,荣获第一名。张充仁先生先后任上海美专、上海交大教授、上海油画雕塑院名誉院长。并被推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美术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同时创作了大量赞颂新社会、反映人民大众题材的雕塑、水彩画作品,在美术界享有盛誉。 80年代,张充仁应邀赴比利时、法国和瑞士访问讲学。为法国总统密特朗、著名音乐家德彪西等塑像,轰动欧洲。 90年代初,张充仁塑制聂耳大型城市雕像《起来》,翌年又为邓小平塑像,深受世人瞩目。1998年10月,这位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奠基人之一,病逝于法国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