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特写】习近平在上海团倾听来自基层的声音

06.03.2016  00:17


今天的审议会场,坐席安排与往年不同,总书记和“小巷总理”朱国萍,新任上海市总工会兼职副主席、农民工代表朱雪芹,以及来自奉贤的村党委书记孙跃明,几位基层一线代表,同排就座。


一线技工后备不足 总书记开出“良方


最先发言的代表李斌,同样来自基层,身为上海电气液压气动公司总工艺师的他,也是市总工会的兼职副主席。

审议中,李斌发言时显得有点紧张,韩正笑着说,李斌看到总书记很亲切,让他不要紧张。


正是总工艺师这个岗位,让李斌深切感受到,一线技术工人后备不足,就业意愿和岗位认可度低。他说,行业工会对全国各地代表性企业2577名职工的摸底调研显示,有60%以上的职工感到当工人地位不高,高级技工、技师出现断层。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液压气动有限公司总工艺师李斌谈到了自己的困惑。


听了李斌来自一线的切身感受,总书记说,要在创新领域有所突破,人才是关键,这里的人才不仅包括管理、科研人才,也包括最最一线的高技术人才。

习近平表示,对技术密集型、知识管理型、技能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实施不同的激励分配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各类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对于一线工人、制造业工人、农民工,怎么去调动积极性,这个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产学研脱节怎么破? 总书记讲话指明方向

来自高校的金东寒代表的发言,同样源于对科创中心建设的思考。他说,当前企业和高校都在抱怨产学研脱节,一方面是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强;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人员自身,也有观念上的误区和现实中的难题。


如何进一步破解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制度性瓶颈,总书记在讲话中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表示,进一步下放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调动科研人员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开展研究的积极性,提高科研论文研究成果从“”变“”的能力和水平,也就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请“洋专家”在沪奋斗  总书记很欣慰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院长、上海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朱志远代表告诉总书记,多年前,他们将诺贝尔奖获得者、耶鲁大学教授詹姆斯·罗斯曼请来学校担任客座教授,最初只是授课、参与学术讨论。可如今,连罗斯曼教授自己也没想到,他会在上海组建科研团队,进行最前沿的研究。对此,总书记十分欣慰。

习近平说,科技大学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引进来,让他能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这边,那就说明这边的科研的这种条件环境,还是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的。

四年嘱托殷殷期望 创新路上再奋蹄

围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总书记连续几年都对上海提出了新要求。他说,上海拥有大量的科技资源,创新能力强。一定要抓住时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做出更大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

中国要成为一个科技强国,习近平引用古语“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强调要珍惜时间把握时机。

总书记对上海的期望和嘱托激起全场热烈的掌声。


最后,习近平勉励上海代表们在新的一年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两个半小时的审议结束,大家备感振奋、意犹未尽,期待着总书记与上海下一次的相聚。


  (看看新闻网记者:严玮骊、丁元骐、陈慧莹 编辑:叶文 朱永斌 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