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早报]九院吴皓教授:让聋儿重获听力

29.02.2016  23:28

今年3月3日是第17次全国“爱耳日”,倡导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旨在提高全社会关注儿童听力的意识,做到听力残疾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  

三月三日是全国“爱耳日”,今年主题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近年来随着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获得“人工听觉”,正常学习成长。不久的将来,内耳毛细胞再生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有望应用于临床,这将对耳聋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皓教授表示,先天性耳聋可防可治,要做到早期诊疗。  

目前,中国有听力语言障碍的残疾人2000多万,其中7岁以下聋儿80多万。如按每年出生1900万人口计算,中国平均每年大约要新增4万耳聋儿童。严重耳聋的儿童由于缺乏听觉刺激,轻者将导致语言障碍、社会适应能力低下、注意力缺陷和学习困难等心理行为问题,重者可导致聋哑。因此,儿童听力残疾的早发现、早干预和早康复,迫在眉睫。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新华医院耳鼻喉科学科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所长吴皓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耳科学近几年发展迅速,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耳聋患者的听力重建与康复成为最热门的领域,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技术的应用,使得很多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获得‘人工听觉’,能够听见声音、开口说话,可以像正常儿童一样学习成长,回归主流社会。学科未来将聚焦于内耳毛细胞再生技术和基因治疗技术,不久的将来有可能应用于临床,这将对耳聋的治疗带来革命性的变革。”  

先天耳聋要早干预

耳聋是人类最常见的出生缺陷,是导致语言交流障碍的常见疾病,也是最主要的致残原因之一。国内外很多学者对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的相关研究,结果提示正常新生儿中,双侧耳聋发生率约在1‰~3‰,其中重度至极重度耳聋的发生率约为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病率约为9.61‰。在目前可筛查的出生缺陷中(例如苯丙酮尿症、甲状腺机能低下),耳聋发病率最高,而其中至少一半与遗传因素有关。  

吴皓表示,“先天性耳聋,遗传因素占60%。据调查,我国耳聋残疾约5%~12%由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约20%由于GJB2基因突变导致,在重度-极重度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中PDS基因突变所致的前庭水管扩大约占12.8%。除了遗传因素外,环境因素也不容忽视。40%与环境因素相关,如母亲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使用耳毒性抗生素、噪声、早产、产后高胆红素血症等因素,都与先天性耳聋有关。”  

俗话说,“十聋九哑”,先天性听力障碍患儿,由于缺乏听觉刺激,还会导致语言障碍,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副主任医师李蕴表示,儿童早期的听觉经验不仅直接影响其当时的生长发育、健康状况,还会影响其成年甚至一辈子的生活质量。  

0-6岁儿童在认知方面是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儿童最佳语言获得期,因此,康复听力学领域提出“三早”,即听力语言障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期验配助听器,对佩戴助听器无效或效果甚微的聋儿要选择人工耳蜗植入;早期进行听觉言语训练。  

残疾发现越早,康复效果越好,越有可能使残疾儿童回归主流社会。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并采取措施,许多听力残疾儿童的康复效果会更好,这样既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又减轻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出生后的前三年被认为是一个人语言-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美国有一项调查表明,耳聋的儿童平均确诊年龄约为2-3岁,并且耳聋的程度越轻微,发现的时间越晚。由此可以得出结论:许多患有耳聋的儿童,由于缺乏必要的听觉刺激,错过了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  

由于缺乏对于言语学习、社会适应、情感心理发展的必要刺激,相应的心智发育必然受到限制。研究表明,耳聋儿童语言的发育取决于干预时间的早晚,最有效的干预开始于出生后六个月前。  

耳聋儿童最终的语言发育水平并不取决于其严重的程度,而取决于其被发现和干预的早晚。不管听力损害的程度怎样,只要在出生后6个月前发现,通过适当的干预,患儿的语言发育能力可以基本不受影响。6个月前发现的患儿其语言发育的后果明显优于6个月后被发现者。早期给予干预措施,可以充分促进听觉系统的发育,使得听障儿童语言能力充分在有声世界发展。  

许多现象都表明,大脑的听觉中枢存在可塑性。功能磁共振成像检查发现,音乐指挥家的听皮层对钢琴音的反应区域显著大于一般人,且开始学习音乐的年龄越小,此听皮层反应区域越大。提示有声环境以及学习获得与大脑中枢可塑性密切相关。观察听皮层糖代谢区,发现年龄小的蜗性聋患儿听皮层中存在较宽的摄取降低区,随着年龄的增长,上述区域逐渐缩小。表明由于听觉中枢长期废用,导致了神经系统的重组,听觉区域已由非听觉突触占据,此时即使再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效果也不佳。  

因此,人工耳蜗植入等干预手段,越早效果越好。新生儿听力筛查成本分析结果显示,其成本效益比约为1:6.67,可见早期发现后进行早期干预,可以提高言语能力、降低教育成本、提高劳动力,这些花费是值得的。  

听力重建整套方案

8岁的小波(化名)是一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讲话吐字清晰、学习成绩很好,如果不是耳朵后面一个人工耳蜗的小装置暴露了他的身份外,他与普通小孩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小波是一个先天性耳聋患者,在他出生进行听力筛查时发现有听力障碍,三个月后被确诊为先天性耳聋。  

先天性耳聋,对于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无法承受之痛,如果不进行干预,孩子将因为缺乏听觉刺激导致聋哑,有可能失去语言能力。所幸,小波及时进行了早期诊断和治疗。在他十个月大的时候,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专家为他植入人工耳蜗。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手术后经过特殊的康复训练和家庭训练,现在小波已经适应这种“人工听力”,能像正常孩子一样学习。  

其实,上海地区有很多像小波一样的先天性耳聋患儿,都通过早期干预重获听力。吴皓表示,“先天性耳聋是可防可治的,要做到‘早期筛查、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康复’,就可以进行听力重建。针对先天性聋儿的听力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上海建立了从新生儿听力筛查到聋儿的干预、治疗、康复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使先天性耳聋患儿重获听力、能够开口说话,进入正常学校读书,融入主流社会,做到‘十聋九不哑’。与之相对应的是,近十几年来,上海聋哑学校的数量急剧下降。”  

我国听力筛查目标要求,无论是在医院顺产、非顺产或在家庭出生的新生儿,都要在出生后的1个月内由听力筛查中心进行筛查。所有未通过筛查者,要在3个月内开始相应的听力学和其他医学评估,以明确诊断。明确为永久性听力损伤者,要在6个月内接受干预。  

在新生儿听力筛查领域,上海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卫生部于2002年2月制定了《中国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和残疾行动(2002-2010)》。同年,上海市在中国率先启动大规模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上海市卫生局颁布“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和诊治方案”,并成立上海市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作为新生儿听力筛查转诊单位,接受全市各医疗机构听力筛查未通过而转诊来的婴幼儿,进一步诊断和治疗,通过验配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等技术,对患儿进行有效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海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的探索得到国家认可,在全国推广。2004年12月,卫生部卫妇社将“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规范”纳入到《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  

此外,干预治疗之后的康复训练,对于患儿听力重建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上海市残联启动康复工程,对安装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植入的听力障碍患儿进行康复训练,使患儿的“人工听觉”更加接近于自然听觉。  

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上海市的新生儿听力筛查覆盖率显著提升,一直引领着学科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的一项研究表明,2002年至2015年底上海市筛查总人数达到180万余例,发病率约为1.5‰,干预率达到90%以上,并建立了市级新生儿听力筛查网络和耳聋儿童数据库。  

通过对中度以上新生儿耳聋干预效果的评估,结果提示干预康复组与对听力正常组相比,语言发育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干预康复组与对照组(听力正常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新生儿普遍听力筛查推荐的筛查覆盖率标准是95%以上,上海地区筛查覆盖率逐年上升,由2002年开始的83.38%上升到目前95%以上,基本上涵盖了绝大部分在上海市出生的新生儿,达到甚至超过了国外一些类似的筛查方案所报道的结果。  

耳聋基因筛查早干预

除了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外,对高危人群的耳聋基因筛查也成为耳科学的研究热点。尤其在二孩政策出台之后,已经生育一个聋儿的父母想要再生一个健康孩子,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就必不可少。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已经在全市率先开展了聋病易感基因的筛查工作。李蕴表示,“遗传性耳聋约占耳聋发病率的一半,是由于与耳聋相关的遗传物质——基因——存在病理性突变而导致的,GJB2和PDS等是最常出现突变的基因。父母亲将他们突变的基因传递给孩子而使孩子发病,当再次生育时,第二个孩子出现耳聋的风险仍较大。其中,最常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耳聋有25%的再发风险,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耳聋的再发风险则高达50%。”  

目前,中国累计有约30万对已生养聋儿的育龄夫妇面临再次生育的选择,他们往往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害怕下一个孩子也会是同样的情况。如何预防耳聋孩子的再出生,或如何预知已孕育胎儿的听力情况,是他们心底最渴望知晓的。  

以前,由于医学水平的限制,医生很难给予聋儿的父母亲迫切需要的答案。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完成和基因科学的快速进步,人们已经拥有预防耳聋再出现的利器——耳聋基因诊断。目前已经能够诊断出60%~80%遗传性耳聋的准确致病基因,可以为众多儿童期耳聋找出病因。将其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可以为父母提供生育指导,从而迎接正常听力的宝宝降生。  

随着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发展,常见耳聋基因的筛查成为新生儿听力筛查体系的新重点,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效果更好。在耳聋基因中,GJB2、PDS及线粒体基因热点突变所导致的耳聋约占遗传性耳聋的70%~80%,因此成为首先被纳入的耳聋基因筛查对象。  

如果在社会范围内广泛开展高危家族基因筛查,确定常见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后,可以通过减少携带者之间婚配和产前检查等措施减少聋儿产生。同时,对新生儿进行基因热点突变筛查,有助于防治耳聋或早期发现耳聋并进行干预,如避免接触药物和外伤等,从而降低聋哑发病率。  

此外,对迟发性耳聋患者的再次筛查,也不容忽视。吴皓说,“在对学龄前儿童进行听力筛查时发现,一部分小孩在出生时听力正常,但在学龄前发生听力下降,大部分都是轻、中度,这种现象很隐蔽,家长老师往往误以为孩子是成绩不好、反应慢。这种现象有多种原因,有可能是与基因遗传相关的迟发性耳聋,还有可能是中耳炎导致的。因此,我们倡导推广学龄前儿童的听力筛查,对有听力障碍的孩子进行及时干预(验配助听器等),使孩子的语言、智力发育不受影响。”  

据了解,迟发性耳聋的发病年龄最早可出现在8-12个月,最晚可出现在4-5岁后,只有对其进行定期的听觉监测和随访,才有可能早期发现这类进行性或迟发性耳聋的患儿。此外,家族性、遗传性的耳聋可发生于学龄期或更晚,呈渐进性加重,这就更要家庭、学校和社区听觉保健人员的密切配合才有可能早期发现。  

细胞再生新技术

从助听器到人工耳蜗,耳科与听力学的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吴皓对耳科学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他说,“这些年来,耳科与听力学发展非常迅速,近十几年来人工耳蜗植入技术不断发展,使耳聋治疗有很大进展突破。但是,人工耳蜗毕竟是一种电子装置模拟的‘人工听觉’,与自然听觉仍然是有区别的,未来学科将聚焦内耳毛细胞的再生技术和基因治疗。”  

吴皓解释说,耳聋是内耳中感受声音的毛细胞损坏死亡导致的,过去毛细胞被认为是不可再生的,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取得进展,目前交大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正与国际同步研究内耳毛细胞再生技术,再生的毛细胞可以感受听觉。  

此外,60%的耳聋是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性耳聋,最近国内外研究发现,在老鼠身上敲除相应基因,会使老鼠出现耳聋,而通过导入相应基因,会使老鼠恢复听觉。实验室在基因治疗领域也出现不少突破。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这些技术可能被应用于临床,使聋人产生真正的自然听觉,这将是耳聋治疗的革命性变革。”吴皓说。  

来源:《东方早报》 身体周刊 2016.02.27  

原文: 让聋儿重获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