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东部危机“死结”难解

28.08.2014  10:01

   新华网北京8月27日电(记者 刘莉莉 邵进)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26日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了双边会晤。会晤没有取得任何实质进展。

   分析人士认为,本次会谈中俄乌两国领导人表现出严重分歧,这预示着乌当局和东部民间武装的纷争难以化解,俄乌之间的矛盾一时难以调和,乌东部危机短期内难以平息。

   俄乌立场对立严重

   俄白哈关税同盟、欧盟、乌克兰26日举行三方磋商后,普京又与波罗申科举行了双边会晤。这是波罗申科今年6月初就任乌克兰总统以来,首次与普京举行正式会晤,两人此前曾在法国短暂会面。

   在三方磋商以及双边会晤中,各方谈及了乌克兰加入欧盟、俄乌天然气之争、乌克兰东部难民、俄罗斯人道主义援助等问题,但是会晤的焦点集中在乌克兰东部战局上。

   作为会谈的组织者,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三方会谈结束后告诉媒体,与会各方围绕乌克兰危机进行了严肃会谈,但局势积重难返,以致无法就缓解危机达成任何原则性和技术性协议。

   俄罗斯和乌克兰政府对待乌克兰东部危机立场截然不同。乌克兰当局对民间武装一直持强硬立场,声称他们只有两条路可走:或放下武器投降,或被消灭。俄方立场恰恰相反,希望在乌东部立即停火,交战双方坐下来谈判,和平解决问题。

   普京26日在会晤中再次表达了同样的看法。他强调,军事冲突升级不能解决乌克兰危机,如果不考虑该国东南部地区的核心利益,不与这些地区的代表进行和平对话,就难以解决危机。

   而波罗申科也毫不退让。他说:“我坚信,乌目前正在采取的解决乌东部危机的方案是现实的,国家统一是停止乌流血冲突、保证乌东部动乱后的重建工作的唯一基础。

   双方斗法不断

   就在普京与波罗申科举行会晤之前,俄乌之间斗法不断,凸显俄乌双方矛盾尖锐。

   乌克兰当局26日公布了一份俘获10名非法进入乌克兰的俄罗斯伞兵的视频。外界认为,乌克兰此举意在出俄罗斯的“”,并强化自己在会晤中的立场。俄罗斯国防部则回应说,这些伞兵是在俄乌边境巡逻时“误入”乌克兰境内的。

   俄罗斯22日决定让载有人道主义物资的俄车队进入乌克兰境内,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地卸货后返回了俄罗斯。俄罗斯人道主义救援车队“强行入境”后,引发欧美国家和北约等方面的谴责,乌克兰方面则称此举是对其“直接入侵”。西方和乌克兰的指责遭到俄方驳斥。俄外交部发表声明说,不要把人道主义行动政治化。

   25日,俄罗斯外交部又向乌克兰方面发出照会,告知俄希望尽快派出下一支人道主义车队,同时提供了将运送的人道主义物资清单。

   乌克兰当局和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援助“忧心忡忡”,担心俄可能借机“入侵乌克兰”。波罗申科26日强调,结束乌克兰东部流血冲突的唯一有效途径是控制俄乌边境,阻止从俄罗斯向乌克兰民间武装提供武器。

   博弈尚难看到终点

   据外媒报道,就在会晤的当天,乌克兰东部地区又爆发了激战。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评论称,俄乌峰会只会预示着更多的战争而非和平,因为波罗申科和普京所寻求的目标完全不同,而且都面临国内巨大的政治压力。

   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遏制俄罗斯,北约成员国或对在东欧部署军事基地一事达成协议。而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俄罗斯正在精心推进海军发展,以应对与北约的紧张关系,这很大程度上与近几个月的紧张局面有关。

   此次会晤也传出一丝乐观之声。会谈中乌总统希望明斯克成为乌克兰问题国际联络小组的谈判平台,白俄罗斯方面对此予以认可。卢卡申科表示,明斯克会谈本身就说明“有关各方在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正确方向上迈出了一步”。普京也用“积极”一词来形容这次与波罗申科的会面。

   乌克兰危机引发的冲击波将会演变到何种地步,越来越引发世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