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宋庆龄学校开展“3D义肢打印工作坊” 课程 为肢残儿童打印“爱的小手”

08.04.2019  16:30

3D义肢打印工作坊”课程现场。

  近日,上海宋庆龄学校20多名女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手工课”——在美国强生公司和公益组织“展翼计划”志愿者的指导下,她们分成8组,将几十个3D打印而成的零部件,组装成多只实用假肢手。这些“爱的小手”有两种规格,将分别送给两名素不相识的肢残儿童,为他们插上一对“灵活的翅膀”。

  据悉,“3D义肢打印工作坊”是中国区志愿者开发的一项独特课程。强生针对14岁以下肢体残疾儿童的义肢需求和现实困难,与合作伙伴合作,借助3D打印技术,为肢残儿童提供方便、经济的义肢解决方案,并探索专业志愿服务的公益新模式。今天在上海宋庆龄学校,强生志愿者及学校师生在合作伙伴——“展翼计划”联合发起人顾晗曜的带领下实践3D打印和义肢组装,为2名肢体残疾儿童制作完成了定制化义肢。活动不仅为身体有缺憾儿童带来希望,也提升了现场学生们对公益的热情,激发她们以3D打印等科学技术的力量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传统式的义肢工艺复杂,价格高,大部分的家庭没办法承担。”顾晗曜表示,“展翼计划是由一群热心的志愿者发起的一个开源的志愿者网络,我们很高兴与强生一起,通过3D打印技术,降低义肢制作成本、简化制作流程,帮助中国有肢体残疾问题的青少年儿童更好成长。

  “强生积极与社会企业协作,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群体提供协助,针对他们的需求探寻有效的解决方案。本次与‘展翼计划’合作,希望能借由3D技术,为更多肢残儿童和家庭带来生活质量的改善。我们也希望通过该项目全方面提升青年学生们对于科技的认知,获得更多对于未来人生和职业规划的启示。”3D义肢打印工作坊的发起人、强生亚太创新中心消费品事业部高级总监毛庆革表示:“强生有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我们鼓励他们将自己的经验、能力、知识运用到公益项目中来,成为专业的志愿者,在活动中不仅仅贡献时间和精力,同时也贡献专业的技能和知识,以更高效、更有价值的志愿服务形式践行社会责任。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