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出台一系列举措整治非法客运 重拳出手让黑车无处可去

11.03.2015  07:50

  东方网3月11日消息:农历正月初七,虽然已是深夜,铁路上海南站周边仍十分热闹,大批刚刚抵沪的春运返城旅客正提着大包小包,聚集在站外交通枢纽等车。不远处,悄然驶过两辆交通执法车,车里几名交通执法人员牢牢盯着站外路边几辆形迹可疑的社会车辆。一位执法人员告诉记者:“根据经验,这几辆有可能是从事非法运营的‘黑车’,只要看到他们揽客,我们就行动。

  这是上海市交通执法总队二支队节后开展“零点行动”中的一幕。“零点行动”从上月25日起,并将延续至春运结束,重点打击南站地区夜间存在的非法客运现象,保障春运旅客的合法权益。

  事实上,自去年《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若干规定》和《上海市查处车辆非法客运办法》等两部新规出台以来,申城交管部门始终对全市的非法客运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全年共查获“五类车”交通违法案件155.6万余件、同比上升65.55%,查处四轮机动车非法客运5817辆、同比上升285%,其中还包括649辆“克隆出租车”。

  “这一系列打击非法客运的举措,已取得良好的效果。”市交通执法总队总队长蔡敬艳表示,“目前全市中环以内重点区域黑车‘抱团候客’的现象已基本绝迹。

  提出十项“打非”新举措

  据介绍,2014年,上海交通执法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相关部门结合新出台的有关规定,先后推出了十项打击非法客运的创新举措。譬如,传统打击行动中,执法人员往往受制于人手有限和取证困难。而宝山区在定点清除黑车聚集点的过程中总结出的“罗店模式”,在取证过程中引入摄像取证,同时在执法过程中由属地交通执法、公安、城管等各部门联勤联动,实施“精确打击、定点清除”。据统计,在去年9月25日开展的整治当天,联合执法队伍一举“端掉”12辆黑车,行政拘留7人,“净化”了地铁7号线美兰湖站周边的环境。

  另一方面,相关新规定加强了处罚力度,从而对部分非法客运从业人员形成了心理威慑。

  关于这一点,去年在拘留所里被关了15天的周某深有体会。去年8月,周某因开黑车被查,公安机关根据新规定暂扣其驾驶证三个月。一个月后,他再次因非法营运被查。执法部门认定,周某在驾照被扣期间驾车上路载客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根据新规依法没收涉案车辆并处以行政拘留15天。

  执法人员告诉记者,周某被关在拘留所里,念叨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真没想到现在查得这么严,再也不敢了。

   “的哥”举报黑车司机

  蔡敬艳直言,随着打车软件、专车软件等手机APP的兴起,部分黑车司机不再停在车站、医院门口拉活,而是通过APP在线上接单、结算,使得非法交易过程更加隐蔽。如何加强对这部分黑车的监管、打击,成了交通执法人员面临的新难题。

  “这类APP增加了执法人员的取证难度,执法人员一方面加强了对车站、商场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力度,另一方面也鼓励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市民主动举报,提供线索。

  有执法人员给记者讲了这么个故事:一名正规的出租车司机,在用APP接单时,无意中发现一名“黑车”司机和他“抢单”。于是,这名“的哥”佯装成乘客给“黑车”司机下单,让黑车司机把他一路拉到交通执法总队的大门口……“‘的哥’给我们打电话,说要举报一个黑车司机,‘快下来,连人带车,就在你们楼下呢。’”

  截至目前,执法部门已累计查处冒充专车的黑车共21辆,下一步将启动对相关软件公司的处罚,同时执法部门也将开展更多针对专车的专项整治。

  将新建“电子证据中心

  当谈及今年打击非法客运的工作时,蔡敬艳表示,将在去年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打击、整治力度。

  具体来说,调整今年的交通执法重点区域,将从此前的114个增加到121个,覆盖全市各大学校、医院、商圈、交通枢纽等。同时,执法部门将和各区县合作,建立非法客运的“电子证据中心”,今后各区县、街道等基层单位的巡查人员可以将车辆从事非法客运的证据拍摄下来上传至证据中心,为执法人员进一步开展打击提供支持。

  据介绍,今年还将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封杀”非法客运从业人员的生存空间。据悉,今年交通执法部门将加强与公安、交通、经信等部门的信息数据对接,将非法客运信息纳入本市实有人口信息库,与相关单位共享。“这样的共享机制建成后,屡犯不改的黑车司机,其在沪贷款、求职等都会受到影响,最重要通过这个机制,让黑车无处可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