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第二期未来电子主题“源创论坛”[图]

17.07.2017  22:48

7月16日,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期“源创论坛”在闵行校区微电子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期论坛以“未来电子”为主题,由学校与国家部委未来先进电子领域专家组联合举办。论坛组委会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所长王曦,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名誉院长、激光与光电子研究所所长姚建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物理系俞大鹏,以及南京工业大学先进材料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建浦四位嘉宾做主题报告。校党委书记姜斯宪、副校长黄震,论坛支持单位领导、未来先进电子领域专家组成员,航天八院、中科院半导体所、微系统所、应物所、技物所、复旦大学等单位嘉宾以及校内师生代表等参加论坛活动。论坛由黄震和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院长毛军发主持。 

黄震代表论坛组委会介绍了出席本次论坛活动的领导和专家,回顾了“源创论坛”的创办理念和第一期论坛组织情况。毛军发代表论坛组委会主持了论坛的主题报告部分。 

姜斯宪代表学校对出席论坛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对论坛支持单位以及未来先进电子领域专家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姜斯宪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是世界强国竞争的制高点,其未来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建设有着直接影响,希望校内师生通过与大师们的零距离接触,从中获得启迪,了解国内外电子信息领域发展的最前沿,统一思想、统一步伐,指引自己的科研工作。  

王曦以“智能感知物联网时代半导体技术趋势与产业机遇”为主题作论坛报告。王曦提出,重视发展感知信息技术将是抢占智能时代制高点的重要举措,当前传感器已经发展为千亿级别的市场,在汽车、手机、物联网中广泛应用,传感器系统也将逐渐智能化,并以FDSOI和硅光子集成技术为例,对物联网时代半导体技术的热点趋势和产业机遇提出了构想。  

姚建铨以“粗谈交叉学科是科学发展的动力”为主题作论坛报告。姚建铨提出,许多科学前沿问题和多年悬而未决的问题在交叉学科的联合攻关中都取得了可喜的进展,随着越来越多交叉学科的出现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作用的不辩事实,交叉学科逐渐成为科学发展的原动力,希望青年科研工作者们能够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俞大鹏以“米量级石墨烯单晶制备研究”为主题作论坛报告。俞大鹏以自身经历为主线,重点介绍其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石墨烯单晶制备新方法的科研历程。他们在石墨烯制备技术领域创造了石墨烯单晶尺寸的世界纪录,并且该技术具有制备成本低、便于和工业生产兼容等特点,为石墨烯单晶大规模工业生产铺平了道路。  

王建浦以“钙钛矿LED:下一代柔性大面积发光技术”为主题作论坛报告。王建浦提出,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兼具了有机半导体与无机半导体的优点,是一类很有前景的新型光电材料,具有高荧光量子效率、高迁移率、可低温溶液制备法制备在柔性基地上等特点,其在发光与显示应用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有望实现高效率、高亮度、可柔性大面积制备。 

论坛活动后,未来先进电子领域专家组一行参观了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先进电子材料与器件校级平台(AEMD平台)和光电子技术实验室等科研基地,并与青年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