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未来建筑师嵌入艺术基因

14.11.2014  11:47

          2014年9月10日,皖南查济古村落。在此美术实习的一群同济青年学子将老师恭请上座,然后各自挥洒彩笔,将真情流泻于笔端。欢笑声中,一幅幅题有“”、“”等字眼的肖像速写,作为教师节的特别礼物,奉送到这位同学们心目中公认的好老师的手中。
          清瘦的面容、明亮的双目、略显不羁的头发,一派艺术家的气质……他,就是长年耕耘于同济艺术教苑、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艺术教学创新基地负责人阴佳教授。
          今年教师节之际,他获评同济大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这也恰是他在同济园执教30周年。


                                                                                                                                          陶艺走进课堂
                                                                                                                        艺术教学改革迈出第一步
          流畅飘逸的线条、形如碧波荡漾的曲面,其意境既壮阔又柔美。这是同济大学建筑学子以陶泥演绎的象形文字“”。作为陶艺课的创作课题之一,象形文字引发创作灵感的同时,同学们也重新认知、解读和品味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汉字。
          陶艺走入同济课堂,始于1999年。作为“陶艺设计”课程的开创者和主授者,阴佳教授的名字与它紧紧连在一起。
          探寻这门课程的缘起,记者为一个师者心中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而感动。
          “陶艺课是我们艺术教学创新改革的一个开端和前导,主要是基于对我国当下建筑院校美术教育的反思。”阴佳教授说。在他看来,建筑院校中的美术教学以往较多停留在技术操作训练层面,对想象力创造力、艺术形态创作方法的训练,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传承等较少了解甚至不涉及,“而这些艺术修养和品质,恰恰是作为一名建筑设计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
          如何在传统的基础上开辟一条新路?作为教学改革迈出的第一步,“陶艺设计”开课。手捧一撮朴实的泥土,任思绪自由驰骋,在看似自在随意揉捏的创造中,一件件有着文化内涵与艺术美感的陶艺作品,就在学子手中诞生。“我们艺术教学改革的最大初衷,就是要让学生尽情放飞想象,直面创造。”阴佳教授说。
          一年年光阴流转,这门课程不仅一直是全校热门的公共选修课,还成为建筑城规学院设计基础教学中“艺术形态”创作实践必修课程,以及研究生的艺术创造实践选修课程。
          这门课有多“专业”,你恐怕想象不到。不仅陶泥购自江苏宜兴,保湿储存于同济艺术教学基地的地窖中,还配有窑炉和负责烧制的师傅,同学们的作品最终都会经过烧制定形……细品历届学生们的代表作品,同济学子的想象力在作品中呈现出的别样韵味。
          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如今“陶艺设计”课程已完成“三级跳”:这一最初仅为学院的实验性课程,去年被评为“同济大学通识教育精品课程”,不久前又获评“国家级大学素质教育通选优秀课程”。
                                                                                                                                    衍生系列课程
                                                                                                                        让学子触摸传统文化艺术
          马头墙、孔窗、花格栅,这是砖雕的“徽州印象”;石库门、老虎窗,这是木刻的“上海老城厢”;上海国际饭店、大光明电影院,这是金蚀版画的邬达克系列建筑;还有精巧玲珑的青花绘瓷、光影绚烂的琉璃艺术、各具创意的装置艺术,以及纸雕、剪纸、编织作品……这一系列由不同材质创作且具相当专业水准的艺术作品,全都出自建筑城规学院学生之手。
          从最早的陶艺课开始探路,15年来,阴佳教授在艺术教学创新的道路上不懈开拓前行,他与一批建筑城规学院的中青年教师构建了一支跨学科的艺术教学团队,“砖雕”、“木雕”、“金蚀版画”、“木刻版画”、“绘瓷”、“纸雕”、“剪纸”、“编织”、“琉璃”、“装置艺术”……同济艺术创作实践课程不断扩容,近20门课程已自成体系,并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
          “我们传统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可是现在的年轻人却对它们越来越陌生。我们努力要让当代青年学生重新认识自己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嵌入艺术的基因。”阴佳教授说,让同学们触摸陶泥、砖、木、纸、琉璃等各类材料,并在艺术形态创作中去体会各种特定材料所传递出的不同精神意味,这样的熏陶与训练会让同学们获益终身。
          传统艺术根植于民间。为了能让同学们零距离感知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阴佳教授还四处奔走,相继在江苏宜兴、安徽歙县、上海松江等多种艺术的发源地,建起陶艺、砖雕、木雕、剪纸编织、金属锻铸工艺等一批艺术实践基地。走出课堂、深入民间、直接体验,同学们兴致勃勃地学习本土艺术并动手创作。民间艺人还受邀来到同济课堂,现场为学子传授技艺。
          杨剑平雕塑工作室、卢治平版画工作室、蒋国兴陶艺工作室……阴佳教授还将一批艺术名家请进同济校园,在艺术教学基地设立工作室,由此带来了业界的导师、课题和系列展项等艺术资源。
          十余年的执著坚守,换来的是今天沉甸甸的收获:同济一大批学生作品频频受邀参展版画、陶艺、装置等艺术展览,斩获颇丰,阴佳教授也屡次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评委们一致认为,我们同济学生的作品具有独到的眼光和思考的深度,在与许多美术学院学生作品同台亮相时,我们学生作品的风格和特色十分突出。”阴佳教授手捧一摞刚刚收到的学生装置艺术作品获奖证书对记者说。
                                                                                                                                  守望三尺讲台
                                                                                                                            乐与莘莘学子相伴
          随着同济建筑学子系列艺术作品在越来越多的专业展览上显山露水,同济建筑城规学院艺术教学创新模式引来了国内建筑与设计院校注目。来此参观时,人们感慨最多的是:硬件不难实现,但缺的是人,缺少像同济大学这样如此潜心投入艺术教学的教师团队!
          此言极是,同济学子有幸得良师。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艺术形态创作方法,必须要有着丰富艺术创作实践经验及理论素养、资源整合能力强、胸襟开阔和谐相容、跨学科及具备各个年龄层面,特别是要有不计较个人得失、能全身心投入艺术实践的教学团队支撑。”这段文字摘自阴佳教授主编、汇集了系列艺术形态实践课程教学研究成果的《创造与实践——艺术形态生成》一书。这确为其内心感受。
          了解了阴佳教授在艺术创作上的造诣和成就,让人不由得对这位师者长年静守教苑更添几分敬意。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就在同济建筑城规学院刘克敏教授等前辈艺术家的培养提携下,在艺术上不断进步成长。八十年代中期,他和刘克敏教授师生俩创作了上海第一幅面积最大的室外壁画,开启了改革开放后上海公共环境艺术创作先河,并在该领域内享有声誉。上海多条地铁车站内的系列壁画就出自他和刘克敏教授的手笔,同济园内一•二九学生运动纪念园内及逸夫楼内系列浮雕等也由他们创作,他们还为人民大会堂等许多政府部门和企业创作了系列装饰壁画浮雕。
          这些年来,为全身心投入艺术教学研究及拓展工作,阴佳教授推却了许多找上门来的公共艺术项目设计委托。
          “对于一所大学来说,不同类型的教学与研究人才都很重要,但致力于教育、热爱教学、甘愿教书育人,应该是所有教师共同的追求。”阴佳教授话语朴实,情感真挚:“这些年来,我始终是以一颗感恩同济的心来从事教学工作、培育学生,希望学生更好、学院更好、学校更好!
          这样的好老师,自然会让学生经年不忘。同济建筑学专业86级优秀校友、现代建筑设计集团副总裁沈立东说:“阴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事业特别专注,他总是与学生打成一片,不断研究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直到现在我还时常回母校与阴老师交流……
          好老师总在默默奉献。看看今年暑期阴佳教授留下的足迹:7月中下旬,他带着一群大一学子奔走于贵州黔东南侗寨,指导素描实习;整个8月,他和另一位建筑教师带领大三学生踏足西班牙系列城市与乡村,展开写生之旅;9月上中旬,他又一次出发,指导大二学子赴皖南色彩实习。整整两月,天天与学生相伴,他乐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