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为上海改革创新汇聚百万青年力量

27.03.2015  00:40

  这里是青春的沃土,这里是梦想的起点。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提出了“继续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期望。而在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眼中,上海的改革创新,最重要的是依靠人才。他曾在市委常委学习会上把“人才”称为上海发展的“第一资源”,并在多个公开场合要求“在上海进一步营造支持改革、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浓厚氛围”。 

  实际上,随着上海改革创新步伐的加快,一幅对青年人颇为有利的、以人才为根本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这其中,作为联系、服务和凝聚青年人的组织,共青团上海市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千个来上海的理由

  地处上海郊区的嘉定,团区委为了吸引嘉定籍的在外优秀大学生,给揽才计划起了个亲切又响亮的名字——“回嘉行动”。在北京、南京、广州乃至国外,团区委牵头组建了多个嘉定籍大学生联谊会,密切同学与家乡的联系。在过去的8年里,安排了751名嘉定籍大学生的暑期社会实践,他们分别在区机关事业单位、街镇、村、重大工程建设等岗位实习。已经毕业的313人中,有159人“回嘉”。团区委还邀请接待了十余所全国985高校的300余名非嘉定籍大学生前来课题调研、暑期实践。 

  提起引才聚才,很多人会说,上海不需要“揽才”,上海本身就是一块磁石,能源源不断地吸引各路人才的到来。但实际上,近些年上海在金融业、制造业、电力工程业、会展业等行业仍然存在较大的人才缺口。此前一段时间,各路媒体还争相报道青年人才“逃离北、上、广”,可见引才聚才工作之紧迫艰巨。 

  青年人才工作,历来是共青团上海市委工作的重头戏。去年,这项工作摆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2014年6月,团市委正式下发了《上海百万青年成长计划实施方案(2014-2018)》,这在全国共青团系统成为一项具有引领性的重要举措。 

  上海团组织的揽才、育才视野,还远不限于上海地区。团市委层面推动沪港澳青年经济发展论坛举办,五年汇聚三地菁英共计1800余人次,分别在沪、港、澳开展活动;五年安排882名香港大学生参加上海暑期实习计划,举办“沪台民间论坛”,引入外部人力智力资源服务上海发展。最近五年,团市委和市青联邀请和接待国际来访团组127个、共6120人次,让海外青年英才对上海增进了解、加深感情,为他们来上海创业兴业打下基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就连那些已经在沪生活、工作、学习的外籍青年,团市委也建立了联系,并针对这一人群启动了专题调研,撰写《上海外籍青年状况调查报告》,为促进外籍青年安居乐业、融入上海,向有关部门提供政策建议。 

  各个区县团组织,更是对“揽才”不遗余力。一个有趣的细节是,从2014年开始,凡是与青年人才工作有关的会议,各区县的党政主要领导大都会亲自参加,并与青年人才进行面对面座谈。 

  与嘉定一样,奉贤团区委也把目光投向了大学生。借助团组织联系广泛的优势,团区委协力区组织人事部门在北大、清华、人大等顶尖高校揽才。多场宣讲会、优秀青年座谈会开下来,莘莘学子燃起了来奉贤发展的热情,投过来的名校大学生简历达2000多份。 

  在“人才竞争高地”浦东,团区委已经连续3年举办“创业浦东”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吸引包括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在内的1000多个创业项目,5000多名创业青年报名参赛。推出的青年创业训练营、创新产品展等活动也让300多名海内外优秀创业青年走进浦东。 

  在世界500强企业云集的静安,团区委推出“青年英才计划”。年轻人无论国籍、户籍、单位性质,均可通过推荐或自荐提出申报。已选拔产生的60名英才包括律师、医生、科研人员等,不少还是来自英国剑桥等名校的“海归”。 

   学霸”空降“科创中心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中国商飞公司时,在第一、第二排与总书记握手的,是清一色的青涩面孔——一线工作的年轻研究员、工程师们站在了“核心”位置。原来在国家重大专项C919和ARJ21飞机型号的研制背后,是一支青年人数占比高达72%的研发队伍。 

  如今的上海,一大批高智商的年轻“学霸”正成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生力军。嫦娥三号“着陆器”和“月球车”的天线、电池阵、成像扫描系统等使用的微特电机及组件系列产品,来自中国电科21所航天电机团队科研人员的自主研发。他们曾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某型号电机产品主设计师李雨还是“全国青年岗位能手”。 

  宝钢集团硅钢部自主研发了尖端钢铁产品取向硅钢,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这支攻关队伍,也是一个以35岁以下青年为主的“青字号队伍”。 

  22岁的“门萨女神”张安淇从复旦大学培养“未来科学家”的抱负中脱颖而出。校团委在推进“学生学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项目的基础上,成立了青年创新中心,打造诸如“iFOUND学术短演讲”、创客TAN、“新启航”学术能力训练营、“孵化计划”等品牌活动,直击青年创新过程中的“痛点”。 

  韩正书记指出了上海当下的突出任务: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关键在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在以开放促改革方面,重中之重在于建设自贸区。 

  市青联组织各界青年人才为自贸区、金融改革建言献策,新撰写的《2015年关于加快上海自贸区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发展的建议书》突出自贸区先行先试的优势,视野从金融领域建言扩充到助力科技创新发展、贸易转型升级、法律配套、人才培养等多维度。 

  如火如荼开展中的还有“上海青联服务中小微企业行动计划”。包括著名投资人、律师、会计师、企业主在内的120名市青联委员,把个人专长、简历等信息公布在《解放日报》、《上海商报》上,常年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创业、投融资、法律咨询、技术创新、管理咨询、市场拓展等方面的免费“专家门诊”。在过去半年里,青年“大咖”们还在市青联的组织下,4次“走进区县”、27次“走进园区”,推动政府部门资源与中小微企业对接,提供面对面的指导服务。 

  金融改革领域,“青年突击队”也走在前头。2013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成功揭牌,为全国中小微企业提供规范治理、改制挂牌、融资路演等金融服务,并以推荐140家企业挂牌的成绩,在全国股转业务中雄踞第一。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一系统中的员工大多为35岁以下的年轻人,这支年轻的队伍还有一个响亮的名称——上海市“青年文明号”团队。 

   互联网+" >互联网”+“青年力量

  “互联网+教育”创业者、沪江网创始人伏彩瑞在接待上海市委书记韩正考察时,特别提到了曾为自己雪中送炭的团组织。 

  这位大学毕业后带着8名员工、8万元钱独立创业的“草根”,在带着孤独“等风来”的当口,等来了共青团送来的暖风——团市委在他“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授予了他“上海IT青年十大新锐”、“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的殊荣,并竭力为其搭建宣传展示、资源整合的平台。 

  2011年,团市委领导到沪江网的草根舞台上看望参赛青年选手的一幕,至今仍令伏彩瑞感动。那是沪江网大胆创新举办网络外文歌曲大赛,面对全国各地踊跃报名的网友,初出茅庐的互联网企业感到力不从心。这个时候,还是团市委送来了“灼炭”,给予活动全程支持。 

  这家网站,如今已拥有700名全职员工、8000万用户、5000万移动端使用者,并成为全国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平台之一。“什么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你们身上充分体现。”韩正书记调研时,这样评价沪江网。 

  如今的上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迎来新的浪潮,“互联网+”成为青年参与经济转型发展的优先选择,类似沪江网这样的青年创业企业层出不穷。 

  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闫方军与几位好友在上海创办了易传媒,用互联网改造传统的广告业,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社交媒体广告网络和第一个视频广告网络;年轻人张俊成立“拍拍贷”公司,用“互联网+金融”模式帮助超过22万家小微企业和个人完成近35万笔融资;占锦川“巾帼不让须眉”,创办“菜管家”品牌,给农产品插上互联网翅膀,“”入寻常百姓家。 

  这些年轻人,无一例外,都是共青团上海市委扶持和树立的青年创业典型。 

  上海的大街小巷,每到饭点,就会出现一群骑着摩托车、带着蓝色头盔、车后挂着蓝色收纳箱的快递员,他们有一个统一的标识——“饿了么”。 

  这是上海交大学生张旭豪读研期间创办的网上订餐平台。几年下来,公司员工超过5000人,加盟餐厅近20万家,日均订单超过100万单。 

  曾经的他,在创业过程中接受过校团委的大力扶持。如今的他,频频出现在上海交大的各类学生活动中,为90后做创业启蒙教育。 

  着眼于成为创新创业的源头高地,上海高校团组织不断为大学生提供更多“草根创业”、“人人创新”的新机遇。 

  拥有创业学院的上海交通大学开设了创业教育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成立创业导师团,给予专业指导和辅导,建设创业苗圃进行孵化,并协调资金支持,共青团作为重要组织力量全面参与其中。团组织正积极培养未来企业家,推动有创业梦想的同学成为创业“种子选手”。 

  同济大学团委打造了一个“创业谷”平台,以铺平从校园到科技园的“最后一公里”,学校为学生提供创业空间和支持资金。截至去年底,360余名学生成为首批“创业谷”会员,已有202个项目申报,59个项目入驻。其中14个项目已实现商业转化,融资330余万元。 

  据团市委透露,“互联网+”创业将会是未来一个阶段团组织重点扶持的创业项目。这些项目“小而美”,成长性极佳,在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方面,效果极佳。 

  “互联网+" >互联网”+“行业”改变每个领域的生产服务方式,而“互联网+" >互联网”+“青年力量”最终将改变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象。 

来源:《解放日报》 2015.03.26 第04版 

原文: 为上海改革创新汇聚百万青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