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中德合作上海中高职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圆满结束

17.12.2015  19:11
      12月16日,2015年中德合作上海中高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总结会在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徐汇校区举行,十位优秀学员在会上获得表彰。该项目首批学员共31人,来自本市19所中、高职院校的专业骨干教师,经过6个月的国内外培训,通过考核后获得中德双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写实证书和国际通用的德国工商行会(手工业行会)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据介绍,2015年中德合作上海中高职职业院校骨干教师能力提升项目是由上海市教委牵头组织,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和德国工商/手工业行会(IHK/HWK)海外代表处(AHK)积极响应,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并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联合中、德两国众多职业师资培训中心、企业共同参与,首次合作开展的政府间职教师资培训合作项目,是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之一。项目于2014年10月启动,2015年5月正式实施。项目由国内培训和德国培训两大部分组成,培训周期为6个月,前3个月在国内培训,后3个月在德国培训。

      项目是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等相关政策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科技创新中心的需要,是推进职业院校国际化进程的客观要求,是国际合作中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能力提升培训长效机制的创新探索。

      项目旨在帮助本市中、高职院校专业骨干教师掌握国际先进的职教理念和教学方法,获取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实践经验、技术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将其渗透于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经验,使其专业技术与应用能力达到德国工商/手工业行会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达到德国巴伐利亚州职业院校教师标准,跨文化交流与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并在专业改革和教学实践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培训合格的专业骨干教师均获得中德双方教育主管部门的写实证书和国际通用的德国工商行会(手工业行会)职业技术资格证书。

      项目实行“两个场所、三级管理、三个模块、六个对接”原则,实施“2336”培训模式。“两个场所”一是指国内和国外(德国)两个场所,二是指学校和企业两个场所。项目实施分为国内培训和国外(德国)培训两个阶段,均在企业与职业院校(或职教师资进修中心)两个场所完成。学员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获得专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经验,在学校培训室和实训工场学习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三级管理是指“市-校-中心”三级管理架构。“市”指的是市级层面的领导和支持,代表的是上海市教委的职责和权利。“校”指的是校级层面的管理和实施,由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代为执行。“中心”指的是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层面的职责和日常运行管理,包括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部师资培训中心和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中德合作职教师资培训(技术技能提升)中心。三级层面的组织机构各司其职,并上下联动,确保项目的有序运作。三个模块是指将国内外两个阶段的培训内容均分为三大模块,包括教育教学模块、专业实践模块、企业实践模块。三大模块相互衔接、合理安排,全面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六个对接是指“技能培训与企业实践相结合、专业实践与教学能力相结合、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培训内容与职业标准相结合、培训考核与德国认证相结合、教育教学与人文素养相结合”,做到理实一体、中外结合、全面培养,凸显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必要性,实现终极培训目标。

      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项目负责人邵贝德表示,教师们参与这个项目的积极性都很高,去德国研修可以切身体会到德国的课堂氛围和企业文化。希望项目的参与者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不断改进优化,为中国职业教育创新尽力,基金会也将尽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上海市教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个项目的实施非常不容易,它得到了方方面面的支持,包括德国巴伐利亚州文教部、德国工商/手工业行会、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和上海市政府外事办等都给予了极大帮助,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牵线搭桥,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训过程,做了很多工作。他们都是开拓者和先锋,这个项目很有意义,现在一路走来,我们的目标初步实现了,下一步我们将做好项目培训的意见、建议的反馈收集,以便积极改进,同时希望各位学员尽快把培训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成果,应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