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姚礼庆:紧紧围绕病人 创新活力才会持续

25.02.2015  10:37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20余年厚积薄发,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创新没有捷径,但成功不乏共通之处。由姚礼庆教授带领的内镜中心团队,创新秘籍何在?

   创新如何发现契机

  记者:而今,内镜治疗已成共识。数年前,作为医学界新事物,中山医院是如何敏感发现其中有发展契机的?

  姚礼庆:上世纪90年代,国际医学界已出现部分内、外科联合治疗的先例。内外科联合新思路,渐成一种趋势。当时病人患了肠胃病,可看消化科,也可看外科。两科间关系尚未理顺,由此出现一些麻烦,比如,内科诊断了的病人,外科还要不要接手等。中山医院院领导眼光独到,意识到介于消化科、外科间的“灰色地带”,一旦资源整合将可大有作为。1992年内镜中心正式成立,这个时机恰好赶上国际内镜发展的潮流,也为日后引领创新奠定基础。

   创新如何面对风险

  记者:创新犹如破茧而出,常会伴随阻力与困扰,您与您的团队曾遇到过类似情况吗?

  姚礼庆:每种创新技术问世时,都会遇到争议;在争议声中越辩越明,反过来也促成技术更加成熟。事实上,直至中心成立十几年后,2006年我们组织召开内镜治疗学术会议,仍有不少专家持质疑、反对声。质疑的焦点主要在于,内镜治疗可能会因视野、手感等受限,无法像开膛剖腹一般精细;腔道内黏膜壁薄,一不小心会出血。疗效不确定、风险大、副作用大,许多人并不看好。但我们坚信,是新技术就不该轻易言败,退一步说,宽容失败,方可造就成功。闷着头又坚持做了几年,技术不断完善、疗效日趋稳定,质疑声少了、争议不再了,内镜治疗才受到普遍认可。

   创新如何持续不断

  记者:从赶上潮流到走在世界前列,您觉得是什么促成了团队在同行中脱颖而出?

  姚礼庆:创新需要脚踏实地苦干。当年,没有肠梗阻病人会主动到内镜中心治疗,我的学生钟芸诗,甚至每晚在急诊间“守株待兔”,就为了逮住愿意尝试新技术病人;同样地,大肠癌病人肠镜随访,现在看来司空见惯,当年我们费尽口舌说服病人,希望能推广开来……回头看,若没有当时的苦干和坚持,哪来后来的收获。

  创新亦需要灵感,但灵感不是无本之木、无水之源。这个源头和活水就是病人。某种程度上,是病人成就了医生的成功,医生应该感谢病人的信任。对医学创新来说,只有紧紧围绕病人需求,活力才会持续。内镜技术突破了,可是因进口耗材费用降不下来、病人望而却步时,我们不禁自问,是否可以进行国产化自主研发?这些来自临床、水到渠成的困惑,便是驱动团队创新的方向,并最终指引我们走在同行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