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医院“国家医疗队”持续五年赴疆巡诊暖民心

04.11.2015  23:20

新闻中心讯 “记得那天,你问我,为什么要到那么遥远的地方去工作?我告诉你,妈妈参加了‘国家医疗队’,到新疆为当地医院和患者提供一些帮助、解决一些问题。你应该为妈妈感到骄傲,因为你的妈妈,代表国家把最好的医疗技术带到了最亟需的地方。”这是我校附属中山医院“国家医疗队”1名女队员援疆期间寄给女儿“生日飞鸿”中的一段话,也代表了中山医院“国家医疗队”援疆队员们的心声。

巡回医疗 为各族群众捎去党和国家的关爱与温暖

为体现党和国家对“老、少、边、穷”地区人民群众的关心,发挥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和带动作用,2011年原国家卫生部首次启动“国家医疗队”巡回医疗项目,选派包括我校附属中山医院在内的三家全国知名部属部管医院组建“国家医疗队”,深入新疆等18个省(自治区)、市的“老、少、边、穷”地区开展巡诊并提供医疗援助。从那时起,中山医院已经持续5年每年派出“国家医疗队”赴疆,以重点援建基地——距上海4500公里的新疆伊犁州新源县人民医院为中心,深入草原、村镇、农庄、毡房……开展每次为期一个月左右的巡回医疗,为当地各族群众问医送药,带去党和国家的关爱与温暖。

面对“国家医疗队”这样一个“响当当”的名字,中山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明确提出,这既是一种荣誉、一种责任,也是“流动的中山医院”在各民族群众心目中的“份量”。为此,“以国为荣、以医为重、以队为用”成为每一支赴疆中山医院“国家医疗队”一致的行动“口号”,科室主任、知名专家、学科带头人义不容辞地加入了赴疆“国家医疗队”,院领导也主动请缨,轮流担当每一支赴疆 “国家医疗队”的“领头羊”,挑起了带队的重任。

五年间,作为中山医院临床科室业务骨干的50余名“国家医疗队”队员们,先后来到天山脚下,在新源县人民医院创下了多项“第一”:第一例PPH手术、第一例肠镜下结肠息肉摘除、第一例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圈套、第一例脊柱微创手术、第一例规范的肿瘤化疗、第一例腹腔镜妇科手术、第一例阴道镜检查、第一例食管早癌ESD术、第一例食管EMR、第一例泪囊炎手术、第一次正确使用呼吸机进行危重病人抢救、第一次接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的概念、第一次开展全院范围的“巴林特”小组活动……

“感谢你们的援助,期盼着你们下一次的到来!”这是每一支中山医院“国家医疗队”离疆返沪时,当地医务人员不断重复的一句话。

问医送药 把一流医疗技术带到各族群众“家门口”

中山医院“国家医疗队”还在当地医院产生了“发酵效应”——许多群众纷纷从边远地区赶至医疗队所在地就诊。队员们坐诊的专家门诊几近“爆棚”,许多长年得不到明确诊断和治疗的疑难杂症患者有了“救星”。针对当地有限的医疗条件,队员们利用所带去的医疗设备,因地制宜开展了各类手术,解决了许多当地群众身体上的“顽疾”。一位哈萨克族老妈妈因为骑马摔伤导致股骨颈骨折,在选用一些民族传统的保守治疗措施后,病情未见好转,且因长期卧床导致严重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医疗队中的骨科医生及时为老妈妈做了关节置换手术并进行康复指导,当老妈妈能够下地行走后,连声对队员们道起了赞言:“亚克西,亚克西!”

五年间,中山医院“国家医疗队”援疆队员们依托新源县人民医院,利用周末和晚上业余时间,克服交通不便等困难,通过医疗、教学、义诊等多种方式,走进草原、牧区、边境、偏远山区,直接把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医疗服务送到各族群众的“家门口”。在那拉提牧区为少数民族牧民义诊时,队员们走进毡房,除了仔细诊治疾病外,还就如何预防因为牧民的某些生活习惯而易导致的疾病进行讲解,几名哈萨克族儿童围绕着看诊的队员们,充满崇拜和好奇地说:“我们长大以后也要当医生!”

中山医院“国家医疗队”每次巡回医疗虽然只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但在当地留下的影响却是久远的。目前,中山医院在既有援疆行动的基础上,针对当地基层医疗机构长期缺人才、缺技术的实际情况,正在进行变“输血”为“造血”、授之予渔的有效探索和积极实践,譬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术帮扶、业务培训、操作指导等。未来,在新疆那片留下队员们无数足迹的地方,中山医院“国家医疗队”的旗帜将更加鲜艳、更加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