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中山公园通宵开放满月 “夜跑者”不断拥来

02.08.2016  08:06

  

  全天候开放后,市民深夜到中山公园健身。张佳琪摄

  至7月30日,中山公园通宵开放满月。然而,对于公园运营方以及所有相关管理部门来说,这一个月,却仿佛一年那么长。

  记者前天获悉,自6月30日实行全天候开放以来,截至7月30日,中山公园18时至次日5时的累积人流量已达19.22万人次。除开放前4天夜间人流量在500人次左右,之后20多天里,每天这一时段人流量均在千人以上,数量已基本保持稳定。

  “夜跑者”不断拥来

  7月30日约23时,记者看到,仍有夜跑者从长宁路上的1号门一路小跑进公园。有些人装备专业,有些则是父母带着家中“小胖墩”来运动,完全是一幅全民健身的热闹景象。上海的城市节拍正在这座夜公园中,悄悄重新定义。

  “没想到这里夜跑的人那么多,而且即使一个人跑步也很安全,因为周围都是和你一样的人。”独自来夜跑的阮小姐说,相比在马路上和学校操场跑步,公园的夜跑环境实在“好太多”。尤其是中山公园路面平整,极少有台阶和缓坡,灯光敞亮但不刺眼,加上园内一步一景,部分路段还有塑胶跑道,让像她这样的夜跑爱好者感觉很好。

  负责安保工作的长宁区保安服务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工作日21时左右是夜跑者入园高峰,双休日则会提前至20时左右,大部分夜跑者22时以后都会陆续离开,但22时30分以后还留在园内跑步的人正呈上升趋势。

  家住公园东南侧兆丰别墅小区的杨方方已经在中山公园附近住了70余年。她告诉记者,家中祖孙三代都在这里长大,对公园也有不同的需求。通宵开放后,她和老邻居可以早上来公园早锻炼,儿子媳妇下班吃完饭能“笃悠悠”地来公园慢跑到深夜,小孙女随时都能来公园“疯玩”,“三代人的感情都在这个公园里,对公园已经有依赖了。

   灯光监控设施全部到位

  据公园方面统计,这19.22万人次中,来夜跑和借道穿过公园的本地居民约占70%,普通游客占20%,跳舞、娱乐的市民有近9%,还有1%主要是夜宿者和部分垂钓者。“说明不少人对夜公园开放还是有需求的。”上海长宁公园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沈慧告诉记者。

  成为新一代夜跑圣地让公园感到自豪,但如何应对随之出现的挑战,即使历经百年风雨,中山公园却依旧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公园开放前,人们最担心的是夜间安全问题。陈沈慧介绍,经过一个月的调整,园内物防、人防、犬防和技防设施已经全部到位。目前共有监控探头300余个,SOS紧急救助系统终端18个,救助系统与园内监控系统已经兼容并投入使用。监控室位于长宁路上公园1号门处的保安室,整晚都有固定人员值班。在上海市中心的大型公园,这样高的日常安保等级实属首次。

  据介绍,公园在部分危险区域总共新装了110盏路灯,包括80盏庭院灯和30盏草坪灯,在荷花池等水面周边安装了总长1.8公里的景观灯带,还竖起了72块箱式安全警示牌,在各个角落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这些都是前期测算时,老百姓集中反映的需求,园内设施的开放时间还会继续调整。”陈沈慧说。

   夜宿问题要靠长效管理

  在中山公园通宵开放后浮现出的问题当中,夜宿者应该可以排在首位。陈沈慧表示,通宵开放首周,公园志愿者以及不少市民均反映园内夜宿情况严重,于是园方加强了夜间安保巡逻,对夜宿者“发现一个劝离一个”。

  两周前,记者夜访公园时,夜宿者看到巡逻保安已经会自觉起立,主动离开。而今开放满月,记者30日23时左右在园内绕场一周,仅在靠近万航渡路一侧的长椅上看到一名正躺着熟睡的游客。

  公园夜间保安队臧队长告诉记者,目前园内夜宿情况已经明显改善,此前经常借宿公园的几张“老面孔”已不再出现。他介绍,每天18时至次日6时,保安队都会巡逻7到8次,每次巡逻都长达1个小时以上,覆盖公园所有区域。

  “对公园通宵开放,惟有长效管理方能奏效。”长宁区华阳街道办事处主任周国庆介绍,目前华阳街道作为中山公园属地管理方,已经与区市容绿化局、华阳派出所、区城管执法局、公园公司、保安公司等各相关单位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对于夜间治安、居民投诉、广场舞噪音等事件的处理“不分你我”,有效避免遇到问题各部门相互推诿的情况发生。

  针对此前多次被投诉噪音扰民的广场舞问题,目前华阳街道已经牵头成立中山公园广场舞团队自治联盟,把7个广场舞团队纳入街道网格化管理体系,各舞蹈队每天分时段、分场地在公园内外开展舞蹈健身活动。此外,长宁区在中山公园1号门外空地、园内凝聚力工程博物馆门口及露天音乐台等处均安装了分贝显示屏。

  探索城市“精细化”管理

  “全天候开放的公园,代表了全天候运行的城市。”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陶希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园打破围墙、延长开放时间,是现代城市发展趋势,夜跑者的增多,体现出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的信任感在增加。不过,他也指出,公园延长开放后,精细化的法律法规也必须跟进,对居民在城市公共空间的行为举止进行适当约束。

  华阳街道华四居委会书记朱兆桢介绍,由于居委会5个小区都紧邻中山公园,因此公园通宵开放前,居委会就在小区和各居民楼贴出告示,宣传文明游园和夜间安全游园的注意事项。她说,公园开放首先惠及的就是周边老百姓,每个居民都有责任保护好公园环境。

  目前,上海市政府正探索构建“口袋公园—社区公园—地区公园”的城市公园体系,把“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真正落到实处。长宁区是上海最早开放“夜公园”的区域,中山公园也是上海市最早实行夜间开放的地区公园。长宁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李薇娜表示,对于公园彻底开放后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除了进一步完善相应法律法规和监控设施,确实还需要“”的力量,努力维护“百年名园”的良好环境和历史风貌。

  此外,中山公园还可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重要的试验场所。陶希东表示,目前中山公园18时后实行的客流统计,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总结出公共空间重大节假日时期的人流疏导方式,为大型功能区和公共场所的管理提供详细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