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会议召开

17.03.2015  15:39

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刘好光)“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工作会议3月14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求是》杂志社社长李捷以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刘伟,北大党委副书记于鸿君等出席会议。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致辞中高度肯定中心成立两年来取得的成果,并为中心下一阶段的发展和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她强调,成就任何事业都需要一种精神,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尤其需要有一往无前、忘我奋斗、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她指出,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和建设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希望下一步认真做好正在推进的几件大事,包括“马克思楼”的建设、筹办首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马藏》编纂工程、建设国际马克思主义文献中心等。

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委托他人宣读了致辞。他表示,通过协同创新的模式来研究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是北大对于国家、民族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的体现。采取协同攻关的模式,可以极大地实现强强联合、充分地保证优势互补,北大党委将以实际行动从各个方面给予这个中心以大力支持。

协同中心主任顾海良教授就协同中心的定位、目标、意义等作了详细的说明,就其将来的工作方向做了部署。他指出,协同创新中心力求在以下六个方面有所前进、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第一,密切结合中国道路的实践发展,对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探索。从中国道路的历史发展上,进一步深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实践经验、理论成就和基本规律的探索和研究;从中国道路的现实境遇上,进一步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特征和理论成果。在中国道路问题的研究和探索中,要特别关注农村和边疆地区、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在“全面”、难在“全面”、成在“全面”。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理解和把握,在中国道路发展中“一个不能少”的深刻内涵。这也是五个民族自治区的高校进入我们协同创新体的原因所在。研究和探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道路行进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的历史性飞跃,将成为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任务。

第二,在中国道路的理论和实践重大问题探索中取得实效,建设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领域的高端智库。建设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是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的重要目标。协同创新中心要在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建设上突出“中国学派”,战略研究上彰显“中国意识”,社会引领上凸现“中国话语”,政策建言上形成“中国方案”。要从理论建设、战略研究、社会引领和政策建言等方面,推进“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问题研究的一流“智库”。要在体现国家发展战略的中国学派、中国意识、中国话语和中国方案上承当社会责任。

第三,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和教学人才培养上取得成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优秀人才培养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协同体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动、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实践环节和过程,加强人才培养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协同创新体的优势和特色,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和教学的拔尖创新人才。

第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产生示范效应。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中,按照“高校思想政治课必须办好,关键是把教材编好,建设好政教教师队伍,把课讲好”的要求,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05方案”第二个十年的建设,发挥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要深入探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要弘扬主旋律、激扬正能量,要勇于和善于引领社会思潮,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在维护和加强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上,在推进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想宣传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在增强中国道路的国际影响力上作出贡献,在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的交流互鉴中取得进展。积极探索“中国立场、国际表达”,讲真、讲实、讲好、讲活、讲深中国道路,进一步扩大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及其理论的国际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加强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机构的交流与互鉴,共同举办论坛,使协同创新中心成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阵地。

第六,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上有所创新。探索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道路,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创新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和学科体系。充分发挥协同创新体制的优势和特色,在实现这一重大而紧迫的时代课题中发挥显著作用。同时,协同创新中心将发挥协同创新的聚集作用,充分利用各方面的资源,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及跟踪观察点,吸纳地方、企业、社区以及国内外各方面的支持与投入。建立有组织创新、协同管理、资源整合与成果共享等制度体系,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

北京大学发起培育“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是落实“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理论创新、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2013年1月,北京大学牵头,协同中央党校、教育部社科中心等单位,正式启动培育协同创新中心。自2015年起,北京大学将中心扩展为“中国道路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协同创新中心。根据中心培育和发展需要,聘请顾海良教授担任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北大党委书记朱善璐教授担任中心的理事长。在原有协同单位的基础上,新增《求是》杂志社、南开大学、西北民族大学、石河子大学、西藏大学、内蒙古大学等为协同单位。新增协同单位均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和地缘优势,在协同研究、学术拓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政府咨询、社会服务等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合作空间和协同创新空间,有助于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协同攻关。

据介绍,未来四年,协同中心将按照“以国家急需为根本出发点,以协同创新模式为合作纽带,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重点,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的要求,建立以国家急需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为引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及博士后、留学生、研修学员的一整套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多层次、多学科、复合型的跨学科综合研究平台,凝聚国际、国内最优秀的学术力量,将中心建设成为国内最高水平、国际知名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人才培养基地、高端国家智库和国际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