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家中国科研机构进入“自然指数新星榜”全球100强

28.07.2016  16:34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出版的《自然》增刊《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显示,中国科研机构正在引领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的快速增长。在全球100家科研产出增加最多的科研机构中,有40家来自中国,其中24家2012年以来增幅超过50%。美国作为全球高质量科研论文的第一大贡献国,在这一榜单上居第二位,该国有11家科研机构进入100强之列。英国和德国分别有9家和8家机构上榜。
  《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旨在展示高质量科研论文增长最显著的国家和机构,排序所依据的是它们2012年至2015年对自然指数绝对贡献值的变化。自然指数追踪的是全球8000多家机构在68种高质量自然科学期刊上的论文发表情况。
  《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封面施普林格?(自然集团 供图)
  中国科学院位居全球高质量科研产出增加最多的100家机构之首,另外8家中国机构紧随其后,分别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和苏州大学。这样,榜单前9位均为中国机构。在东亚地区,除了位列第10的韩国基础科学研究院之外,其它排名前25的机构都来自中国。在排名前25的机构中,有两家来自上海,分别是排名第七的复旦大学、排名第十三的华东师范大学。

  《自然指数2016新星榜》前20名施普林格?(自然集团 供图)
  自然指数创始人David Swinbanks表示:“中国高质量科研产出有极大的增长,但我们已不再把中国视作‘新星’,因为其目前的增长轨迹非常稳定。不过在本期增刊中,的确有一些堪称新星的中国机构脱颖而出。
  过去四年,中国一直是自然指数中科研产出增加最显著的国家,无论是总体上,还是自然指数追踪的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等四门学科,都是如此。“由于中国正努力成为一个创新驱动的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该国的研发投入在继续增加,因此,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上升轨迹有望持续下去。”Swinbanks说。
  据介绍,自然指数是一种评估科研表现,并为人们揭示高质量科研产出变化趋势的工具。该指数采用三种计量论文产出的方法。一是论文计数:不论一篇文章有一名还是多名作者,每名作者所在的国家或机构都获得1个AC分值。二是分数式计量:FC考虑的是每名论文作者的相对贡献。一篇文章的FC总分值为1,在假定每人贡献相同的情况下,该分值由所有作者平等共享。例如,一篇论文有10名作者,那么每名作者的FC得分为0.1。三是加权分数式计量:为FC增加权重,以调整占比过多的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论文。这两门学科有四种期刊入选自然指数,其发表的论文量约占该领域国际期刊论文发表量的50%,大致相当于其它学科的5倍。因此,尽管其数据编制方法与其他学科相同,但这四种期刊上论文的权重为其他论文的1/5。(作者 俞陶然) 【来源】上海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