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讨会

28.12.2017  03:15

    12月24日,“上海高校智库”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我校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在上海园林格兰云天酒店兰花厅联合举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讨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理论研究。

    此次会议也是徐永祥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课题推进会。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20多名学者,来自上海、深圳、苏州、成都、郑州等地区的20多位地方官员、社会组织代表以及校内外师生共计140余人参与了研讨会。

    开幕式由我校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何雪松主持。我校副校长胡宝国,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徐永祥,中共上海市市委委员、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沈炜出席会议并致辞。

    胡宝国肯定了华理在社会发展研究领域取得的良好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力。他指出,在新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基层社会治理的响应,希望本次会议能够更好地推动经验的总结和反思。徐永祥介绍了举办研讨会的初衷,期望来自不同学科、地域和研究方向的专家学者围绕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沈炜梳理了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论述,对社会治理体系的二十字方针如何落实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建议课题要结合上海市超大型城市治理的特点,为上海的社会发展作贡献。

    大会主题报告环节由我校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发祥主持。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童星教授、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刘建军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文军教授以及我校何雪松教授作了学术报告。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邓湘树教授进行了点评与总结。

    童星介绍了两项重大课题的主要思路,他建议“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体制改革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应重点关注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首先要界定社会体制的内涵,其次注重基层治理创新转化为顶层体制改革之间的可能性,最后建议社会体制改革的路径要借鉴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既要有存量的改革,又要有增量的培育。

    刘建军从社区垃圾分类这个微观视角切入,认为社区内垃圾分类这一行动,可以培育出积极的社区行动者,有助于形成公共精神,有助于形成“城市的风度”。

    文军从后现代的视角出发,认为当代中国的社会治理语言从“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到社会治理体制”,经过了“命名政治”的过程,并分析了“命名政治”的价值理念、制度设计和行动策略,并建议社会学者要保持社会学的洞察力,将“社会”放置在中国文化的情景中去理解,要参与公共议题、增进公共理性。

    何雪松的发言题目是“流动社会的情势与治理”,他认为新时代下的社会已经是“流动的社会”,对应“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社会体制改革要建设一个“有力的社会”,而这种社会观与以往实体社会的概念不同,要聚焦在关系网络的建立上。要通过对流动的信息的引导,形成一种良性的社会感染机制、形成一种社会情势、从而形成各类健康的社群,稳定人们的预期、做好人心秩序的工作,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治理的要义。

    在“地方治理经验及其比较”“社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三个分论坛上,专家学者们立足实践经验、理论研究,聚焦问题,开展了详实而丰富的交流,共同寻找理论与实践对策,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

    我校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唐有财主持了“地方治理经验及其比较”分论坛。在“社区治理的理论与实践”论坛上,徐永祥分析了社区建设的价值取向变化、现阶段的两种类型和三社联动中存在的问题,郭圣莉教授从政党、国家和社会的三种不同视角出发,发现在社会治理中必然存在着“统治、秩序和活力”三种不同的逻辑。“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论坛上,华东理工大学华夏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鲍宗豪教授介绍了文明城市的指标体系及文明城市创建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