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汇聚 品读中国,我校开设思想政治通识课程《经济中国》

13.06.2018  13:21

日前,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牵头开设的“中国系列”思政通识课程《经济中国》在结束了为期十一讲的授课周期后,圆满“收官”,194名大一至大三的学生修读完成了本课程的全部内容。

从2014年起,上海高校突破传统思政课范畴,酝酿推出系列品牌课程,各学科专家、思政名师以“中国”为主语,希望从各个角度与当代青年一起读懂中国。《经济中国》作为上海财经大学“中国系列”思政通识课的品牌与平台,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所强调的两个重要方面,一是“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二是“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通过结合学校特色和学科优势、整合校内校外资源,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于四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解读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与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实践,进一步研讨和剖析其历史路径依赖和内在逻辑关联,从而引导学生承厚德博学之志,传经济匡时之魂。

2016年下半年以来,在学校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的直接关心下,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心组织和筹划《经济中国》课程的教学设计。其间,校党委书记丛树海、校长蒋传海多次听取课程建设专题汇报,并就课程内容与模块、课程作业与互动、后续总结与开发等方面提出指导意见。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学期组织专题备课会,对课程建设方案和大纲反复研讨、不断完善。2018年初,课程纳入选课模块,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经济中国》课程的教学设计与课程建设始终注重如下三点:

一是紧扣时代主题,破解学生困惑。在课程专题设置中,紧紧围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展开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图卷,特别是近年来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党中央治国理政、不断探索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伟大实践和所取得的历史性变革伟大成就,直面社会经济领域热点问题,为学生解疑释惑。

二是突出学校特色,注重问题导向。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学校前身上海商科大学首任教务长马寅初先生,就为学校毕业生题写了“经济匡时”四个字,后来成为校训“厚德博学、经济匡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始终致力于培养卓越财经人才,服务国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近年来,学校在各类经济指数发布、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分析、政府财政透明度分析、中国与世界五百强企业研究、创新创业研究以及千村调查大型项目等方面,积累了长年的丰富资料与宝贵经验。这些内容都以特定的方式融入了课堂教学过程。

三是创新课堂形式,激励学生参与。课程教学采取大班专题化教学,采用主讲教师精彩讲授、主讲教师与嘉宾互动探讨、学生现场提问解答等方式,在引发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学校既有的网络技术条件与网络基础设施,开设在线课程平台,借助“上海财经大学企业号”微信平台,实现课程的课前预热和课后延伸、线上与线下的良好互动。

在本学期为期11周的授课过程中,《经济中国》课程始终遵循其课程建设原则:一是举全校之力,在全校范围内配置教学资源、组建课程师资队伍,并邀请校外优秀专家参与授课;二是所授课程与本校经济类通识课程、本校其他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都有所区别,保持错位发展、差异化发展,体现出了该课程的特色和深度;三是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及时根据国家经济政策及相应形势热点变化,动态调整、补充、完善每周课程主题及内容,做到紧扣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追求时效性与实效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带来第一讲“全面深化改革:新时代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他首先介绍了《经济中国》课程名称的由来以及我校的校训释义,然后围绕本讲主题“新时代中国改革的顶层设计”从改革是什么、为什么改革、怎样改革三个方面展开,重点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100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这一重要论断,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曹东勃副教授在第二讲“何以解忧,唯有改革: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以经济体制改革战略的演变为视角,探讨了从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行政性分权、增量改革、整体推进到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演变。进一步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若干代表性宏观经济波动,探讨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变迁轨迹。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在之前三十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了解这个历史,就不能深刻理解改革的困难所在和改革策略的选取。中国经济改革的主线是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其中最为本质的变化是制度的变化,是经济运营机制和资源配置机制的变化。厘清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线索与政策脉络,也就理解了中国经济由何处来、向何处去的基本方向。

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教授在第三讲“十九大与改革开放40年再思考:平衡充分良性发展的制度逻辑”中,主要从经济和社会良性发展的角度切入,探讨经济变革的制度逻辑及其改革治理,着重回答了如何深化制度改革以促进良性发展的问题。他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以来从“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到“五大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思想、发展方法论经历的一脉相承而又逐渐深化的过程。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破解发展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包容性发展。

科研处处长、商学院靳玉英教授在第四讲中,以“逆全球化背景下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从自贸区到一带一路”为题,以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的讲话精神为切入口,结合英国脱欧、美国的贸易政治和贸易纠纷等当下热点问题,详细论证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着力推动的全球化正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正如十九大报告指出,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在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面临着新的挑战,而中国方案也因此具有了世界意义。

华东理工大学中国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熊万胜教授带来第五讲“像绣花一样:社会治理精细化的中国实践”。他首先介绍了由传统社会的粗放治理、简约治理向现代社会精细化治理演进的历史过程,进而分析了在我国实行社会治理精细化的可行性,从组织精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精准化、机制精巧化等维度阐释社会治理精细化的深刻内涵,剖析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城市精细化治理应当像绣花一样”的重要论断。通过对相关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演变过程和社会治理丰富的个案素材的解读,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当下改革进程的理解。

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教授在第六讲“善财理政:中国经济转型中的财政变革”中,对一系列财政相关数据深入挖掘和剖析,讲解了我国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问题、经济转型中的税收增长、税制改革以及财政体制改革等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财税体制改革不是解一时之弊,而是着眼长远机制的系统性重构。”中国经济转型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是与财政改革和相应的财税结构调整密不可分的。财政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转型的突破口 ,财政模式的转变推进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的进程,财政行为的法治化增强了政府行为的透明度并规范了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解读经济转型中的中国财政,有助于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经济变革的伟大历程。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戴媛媛博士在第七讲“乡村振兴:国情与道路”中,通过对中国农村改革历程的分析,进一步引出对城乡融合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探讨,讲解了当前党和国家对农村农业形式的判断。乡村振兴战略是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础上对于农业、农村、农民工作所做的全面升级,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在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中长期内,对于工农城乡关系更为深刻的认识。理解“三农”问题的发生过程与化解之道,也就把握到了当代中国经济“补短板”的关键。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的讲话精神,详细解读了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三大攻坚任务之一的精准扶贫战略。

马克思主义学院鲁品越教授带来了第八讲“《资本论》与当代中国”。这是他受邀参加中央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纪念大会和理论研讨会前夕与同学们所做的一次分享。通过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讲解和对当代关于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诘难的回答,鲁老师有力论证了马克思《资本论》的当代价值。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有人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过时了,《资本论》过时了。这个说法是武断的。”在本讲中,鲁老师从深层本体论层面考察社会经济系统,用马克思的资本哲学探索当代重大现实问题,提出《资本论》是“强国之学”,可以指导国家强大起来;《资本论》是“富民之学”,可以使国民富裕起来;《资本论》是“经世济民之学”,教会我们避免经济危机;《资本论》是“掌舵之学”,知道权力从何而来,遵循历史规律引领前进方向。《资本论》经受了时间和实践的检验,始终闪耀着真理的光芒,《资本论》培育深刻的世界观、历史观与正确的人生观,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金融学院党委书记刘莉亚教授带来的第九讲主题是“金融大数据学术研究的发展与思考”,她从大数据这一当下热点入手,通过与传统金融数据相比较来展开对当前金融大数据的研究,从中国上市公司电话会议中高管的声音情绪的波动分析,研究“耳听为虚”在资本市场是否为真。经过数据收集、技术分析、提出假设、实证分析等一系列过程,得出结论是:投资者认为高管的声音情绪信息属于“耳听为实”,且投资者对于高管的正面声音情绪缺乏反应,而对负面声音情绪较为敏感。此外,刘老师也从企业融资角度来讲解了中国票据市场的发展前景。她提出,票据作为一种非标资产,其定价较为灵活,如在定价时能在综合考虑行业与地域差异的同时,深入挖掘产业链和贸易链因素,就能对实体经济起到主动配置优化作用,缓解“脱实向虚”的金融幻象。

商学院院长助理王少飞副教授带来的第十讲是“公司治理的中国视角”。他通过对滁菊研究所的发展转型和浙江特特电器集团的转型两个案例的分析,讲解了公司治理的含义以及当前公司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处于转型经济中的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公司治理为研究核心,以案例分析为载体,以企业合并、债务重组、控制权斗争、民营化与民营企业治理为切入点,透彻分析了案例中公司的各种行为、动机与经济后果。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副院长杨华教授在本课程的最后一讲中带来的话题是“海洋经济与海洋安全”,他以海洋安全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的海洋历史,分析了菲律宾南海仲裁案以及南海存在的其他争端问题,进而揭示海洋安全背后所带来的海洋经济的发展。结合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就海洋发展问题展开的重要论述,提出中国未来发展的空间应该更多的转向海洋。

经过十一讲的课程学习,同学们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基本框架和具体层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对于社会治理、财政体制、三农问题、公司治理、海洋经济等领域也有了初步认识,他们将结合撰写课程论文和阅读推荐的相关文献,展开对问题的深入研究。《经济中国》是上海财经大学探索具有财经特色的中国系列思政通识课程体系的一次尝试,它的第二季必将更加精彩。


视频速递

(供稿:曹东勃、王苏林 供图:连锲、颜瑾、王俊虹 编审:王雅静 收稿日期:2018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