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经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高峰论坛隆重举办
为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同时为迎接上海财经大学105周年校庆,更好地传承百年上财“厚德博学 经济匡时”校训精神,11月12日上午,上海财经大学在校科技园会议中心隆重举办“新财经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2022年上海财经大学高峰论坛”。会议邀请国内财经界顶尖专家学者、金融机构的校友高管与上财学者进行演讲与互动交流。该论坛“线上+线下”相结合,设立一个主会场、两个直播分会场,300多位学者、校友、师生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许涛在论坛致辞中简要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程与成就,并向大家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上海财大的成长是一代又一代上财人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政府、社会各界和广大校友不断鼓励支持才有了今天的发展成果。这是我们追求卓越、勇立潮头的动力所在。
许涛书记表示,刚刚胜利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绘就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此,今年的上财高峰论坛以“新财经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旨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重大经济问题,分享见解,碰撞思想,凝聚共识,为持续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贡献智慧。
论坛主旨演讲环节荣幸邀请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原主席肖钢,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总经理、上海市原常务副市长屠光绍,财政部原副部长朱光耀,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交通银行行长刘珺和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教授,聚焦新财经战略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题做主旨演讲。
肖钢先生以“积极发展产业数字金融”为题演讲。肖钢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从金融的角度来看,大力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是下一个阶段非常重要的任务。肖钢首先从广义与狭义两个角度分析了产业数字金融的概念。其次,从服务对象、数据与基础设施、监管三方面分析了产业数字金融和消费零售数字金融的差异与挑战。在谈及发展产业数字金融的重要性时,肖钢表示,当前工业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在快速发展,金融的数字化转型也在加快。对传统制造业而言,数字化改造是产业数字化的一个主赛道,产业数字化也带来了生产组织和商业模式变革。最后,从加强顶层制度安排、着力打造数字信用基础设施、场景聚合与生态对接、变革风控模式等四方面分析了下一步如何发展产业数字金融。
屠光绍先生的演讲题目是“健全资本市场功能 服务高质量发展”。他结合二十大报告的学习,就如何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出了八点认识:要健全资本市场支撑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的功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健全资本市场助力绿色低碳发展的功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健全资本市场推动社会融资体系优化的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健全资本市场引导居民财富结构转型的功能,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健全资本市场提升资产流动配置效率的功能,盘活存量资源;健全资本市场深化金融对外开放的功能,服务双循环格局;健全资本市场促进公司治理的功能,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资本市场服务民生福祉的功能,扩大社会责任和普惠投资。
朱光耀先生以“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为题演讲。他表示,在全球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方面,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挑战之艰巨,这也就更加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的极端重要性和远见卓识。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所作出的部署,推进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包括加快推进长江三角洲一体化、海南自由贸易港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以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使中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形成新的重大的突破,使中国成为持续吸引海外投资的热土,推动中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更紧密的融合,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也为世界和平发展事业做出中国的更大的贡献。
周延礼先生的演讲题目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面临的风险挑战”。他从我国人口基本情况、国际人口老龄化经验、人口老龄化风险国内外比较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我国老龄化的趋势与风险挑战。接着结合我国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经济现状、制度建设回顾等,对《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效果进行了展望,并提出,要加快社保制度建设步伐,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到实处:需进一步完善财税政策,推动其精准化、定制化;提供适应性的金融产品,实现风险控制与收益的相对平衡;提高政府部门服务便捷性,支持多种缴费方式,方便养老金支取;充分发挥政府统筹引导作用以及进一步提高金融监管有效性。
刘珺先生以“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交行使命”为题展开演讲。他首先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并指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提出科学回答了历史之问、时代之问、人民之问、世界之问,而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中如何把握大局,躬身入局,精准布局是政策制定者和市场参与者需要共同回答好的问题。作为经济金融领域的国家队,交通银行将全面对标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战略部署,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体现专业水准,展现大行担当,更加紧密对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强国,促进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深度融合;更加全面融入区域发展战略,对接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更加精准改进重点领域金融服务,更好践行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加强数字化人民币跨境场景建设,并将其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深度融合;持续提高贸易金融便利度,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更加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等。
刘元春教授以“新征程新时代未来金融形态的几点看法”为题,视野恢弘地展示了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大趋势及其应对。他首先基于二十大报告关于世界与中国形势的判断,结合世界经济面临的经济滞胀、地缘政治冲突等挑战,提出了中国发展中面临的几大核心问题,认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是世界的艰难期,同时也是中国战略突破的机遇期。接着,通过详实的数据、图表,分享了关于未来金融形势的几个观点:增长速度下台阶、增长中枢持续下移,导致政策利率无法向自然利率快速靠拢,给传统金融定价模式带来挑战;大时代中由于疫情、战争、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等造成的系统性断裂带来的风险导致传统定价模型难以计量;技术创新的速度正在递减,其带来的世界红利快速下滑,风险投资面临挑战,迎接创新的金融需要重新布局,而世界技术的孕育期却为中国提供了绝佳的赶超机会和弯道超车的机会;高债务、高杠杆与利率提升期必定带来一段时期的去金融化;中国未来的各类结构性变化还会对金融形态产生冲击,例如老龄化对养老产业与金融发展的影响,经济去房地产化对财富管理与配置的影响,绿色转型、数字转型、内外双循环转型等带来的金融形态和价值理念的变化等。
圆桌论坛邀请到四位来自金融机构的校友高管与一位校内学者,分别是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副理事长李迅雷,东方证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金文忠,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戈,兴证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锦泉和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范子英教授。圆桌论坛在李迅雷先生的主持下,围绕“资本市场如何服务于扩内需和创新转型”这一主题展开分析和交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对于证券公司有哪些机遇?对此,金文忠先生在发言中认为,证券公司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中介机构,肩负“两个使命”和“三大责任”。第一个使命是为实体经济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产业经济发展服务;第二个使命是为社会财富管理服务。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把社会资金通过资本市场融到实体经济领域中,与这“两个使命”密不可分。证券公司同时也肩负着“三大责任”:一是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逐步建设成为成熟的资本市场;二是推动证券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建设一个适应于国际资本市场和成熟资本发展的证券行业;三是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全球资管中心建设,探索出一条证券公司及金融机构独有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资本市场的深化改革,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推动科技行业发展,以及推动创新发展这三者是有机结合的。未来,东方证券将主要落实“三大战略”:一是集团化战略,主要是增强公司对资本市场综合服务的能力;二是国际化战略,助力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的对外开放;三是数字化战略,落实金融科技,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引了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对于证券投资基金行业发展的机遇有哪些?对此,陈戈先生认为,首先,世界正处在动荡变革期,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战略机遇和挑战并存,是不确定、难预料的因素多发时期。资本市场未来会有个非常好的发展,但是一定是结构性的。当前需要顺应变化,积极拥抱未来。其次,党的二十大报告确定了高质量发展的主基调,包括经济发展、企业发展、行业发展,都要求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意味必须是具有可持续性、长期性的发展。不是说短期完成一个任务就是高质量了。因此证券投资基金行业要基于长期视野获得成功,基金公司应更加看重可持续性和长期性,要耐得住寂寞,抵御诱惑。同时,强调建立高质量的资本市场,高质量的核心,首先支持实体经济,支持实体经济一定是要可持续的、可以正向循环的,即企业给投资者带来回报,而资本市场和投资者又进一步助力企业发展。如果我们片面的强调融资、支持实体经济,不讲回报,短期看是能够得到融资,但是这个市场因为没有回报大家不愿意参与的,最终没有办法获得持续的融资。第三是关于公募基金的机遇与责任。一方面,资本市场要承担起为居民财富管理提供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要帮助老百姓获得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助力我们的共同富裕。公募基金行业正处于高速成长期,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应当持续提升投资管理能力,承担起居民财富管理的重任,助力共同富裕。
当前我国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具体体现在哪些行业、哪些机遇?对此,陈锦泉先生认为,第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高端装备等行业,这些行业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行业,蕴藏较大的投资机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作为一家资产管理公司,要投资符合国家战略发展方向的产业和公司,分享优秀公司的成长红利。第二,从资产管理行业的机遇来讲,要通过财富管理帮助老百姓实现资产增值。一方面,资管企业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获得长期收益。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做好投资者教育,因为资本市场本身、股票市场本身波动性相当大,尤其今年的这个波动。从过去10年、20年的角度来看,兴证全球基金一直保持专业选择优质公司的能力,保持专业上的判断。因此,从长期的角度来讲,肯定还是能够实现财富管理保值增值的目标。第三,兴证全球基金推出了绿色投资、ESG、社会责任投资等风格的投资产品,也伴随着许多优秀的企业共同成长。这些产品从长期来讲获得了较好的收益,也是符合这个时代、符合未来的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这对资本市场而言,意味着有哪些机遇?对此,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范子英教授认为,未来的财税改革在加大税收再分配力度方面的主要举措有:一是要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当前我国直接税的比重偏低,将来的规范发展,有利于减少贫富差距,有利于增加广大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进而增加财产性收入。同时,居民收入结构更加合理,整个社会的投资能力和消费能力得到提升,能够支持中国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二是在适当时机建立财产税体系,把房子的功能从金融属性回归到居住属性。
在互动环节,李迅雷先生就各位嘉宾的发言进一步提问。嘉宾们围绕“新形势下的资产配置总量与结构”“权益类资产应配置传统的周期类资产,还是大消费类的,还是科技类的?”“券商股的估值水平”“收入的第三次分配”等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作为105周年校庆的首场重磅学术活动,高峰论坛的顺利举办把学校的学术校庆活动推向了高潮。四个多小时的会议,是一场思想盛宴,展示了各位嘉宾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管理实践经验、对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满腔热忱以及强大繁荣责任感,令与会观众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两百余名校友代表、校内师生在两个分会场收看了整场活动的实时转播,论坛在观众们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本次论坛得到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富国基金作为本次论坛的协办方,第一财经、上海证券报作为论坛的媒体合作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台等十余家主流媒体报道了会议嘉宾的观点,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
(供稿:黄梦婷、杨雯君 供图:林亚芬、段海娇 编审:田大有 收稿日期:2022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