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回稳向好趋势未变

14.08.2017  18:53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外贸增速出现小幅波动主要是技术性因素所致,回稳向好的大趋势并未发生改变。中国应在外贸领域加快打造内生性增长动力,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充分释放 自贸区 战略等带来的红利,加强吸引外资,同时加大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夯实和提升产业基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海关总署8月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3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同)增长12.7%。进口和出口数据均不及预期,增幅有所收窄。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46万亿元,增长18.5%。上述数据传递出中国外贸发展哪些新信号?

业内人士认为,受技术性因素影响,中国外贸出现了小幅波动,但全球市场回暖的迹象没有改变,中国外贸转型升级的步伐没有放缓,中国外贸回稳向好的大趋势也不会发生逆转。不过,中国外贸面临的内部和外部挑战也在增多,要加快提升外贸的内生性增长动力。

增速下滑主要受技术性因素所累

数据显示,7月份,中国进出口总值2.32万亿元,增长12.7%。其中,出口1.32万亿元,增长11.2%;进口1万亿元,增长14.7%。上述数据低于市场预期。7月份中国贸易顺差3212亿元,扩大1.4%。“总体来看,中国外贸还处在回稳向好的通道中,外贸数据低于市场预期主要是对技术性因素考虑不足。”商务部 研究院 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导致7月份外贸增速下滑主要有两大技术性因素。

一是基数因素,去年的基数偏高,影响了今年的增速;二是汇率因素,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上升,不仅给出口带来负面影响,也从比价上影响了外贸增速。”白明说道。

分析人士认为,6月份出口先导指数中的新增出口订单指数、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分别下滑0.3和1.1,叠加国内房地产增速放缓等因素,外贸增速出现小幅下滑在意料之中。不过,考量外贸整体的发展形势,需要比对更长时间的数据。

数据显示,前7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5.46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8.5%。其中,出口8.53万亿元,增长14.4%;进口6.93万亿元,增长24%;贸易顺差1.6万亿元,收窄14.5%。

白明认为,从前7个月的外贸增长数据来看,中国外贸回稳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对全年外贸增长有信心。但是受技术性因素和市场状况变化等因素影响,并不排除接下来的外贸增长数据还将出现小幅波动。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中国外贸发展仍将是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存。数据显示,7月份的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1.9,较上月上升0.4。其中,出口经理人指数、出口经理人信心指数分别回升0.2、0.8,至44.9、50.6,但是决定外贸增长的新增出口订单指数下滑0.1,至48.4,出口企业综合成本指数也上升0.2,至23.2。

加快打造内生性增长动力

分析中国当前的外贸发展形势,要研究外贸增长中受益于外部需求回暖以及受益于中国外贸内生性增长动力的比重分别有多大。”白明表示,当前,从外部来看,国际市场正在复苏,市场需求在扩张,这对中国外贸增长无疑是利好因素,但仅受益于国际市场回暖仍然不够。“从根本上来说,中国需要加快打造内生性增长动力,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更好地捕捉国际市场上的商机。”白明说。

海关总署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前7个月来看,中国外贸转型升级呈现五大亮点:一是一般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9.1%,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0.3个百分点至56.7%;二是对欧、美、日、东盟等市场进出口分别增长17.1%、20.6%、16.9%和20.9%;三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为38.5%,较去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四是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仍为出口主力;五是铁矿砂、原油和天然气等大宗商品进口量价齐升。

白明表示,透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中国外贸的内生性增长动力中,新优势还处在加速培育过程中,传统优势中一部分呈现出弱化之势,一部分则有所加强。“中国外贸要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充分释放自贸区战略等带来的红利,加强吸引外资,同时加大外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夯实和提升产业基础,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白明说道。

作者:吴力        来源:国际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