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国农民在俄远东耕种 引发当地居民不满

08.08.2016  15:11

  

        李成斌(音)和儿子李鑫(音)耕种着这片面积82英亩(约合495亩)的土地。这块地是他们租来的,位于跨过中国边境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村。

       美媒称,来自中国的62岁农民李成斌(音)驾驶着一辆笨重的俄罗斯拖拉机不停地绕着圈,圆圈越扩越大。他在耕犁一片土地以让它适于播种,同时他也欣喜于这片未曾开垦过的土地——几乎荒无人烟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给他带来的机会。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8月2日报道,李成斌和儿子现在在俄罗斯耕种的这片土地接近82英亩(约合495亩),他说在中国他从来不曾有过这么大一块地。中国农民拥有的土地绝大部分都不超过2英亩(约合12亩),李成斌在黑龙江的家庭农场规模甚至更小。他们是通过当地的一名女子获得了这些土地的使用权,这名女子租下了之前由当地国有农场拥有的土地,让李成斌及其儿子李鑫(音)耕种。作为回报,他们给她交一些钱。

  报道称,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上耕种的中国农民在莫斯科和俄罗斯西部其他城市的民族主主义者心中引发了极其强烈的担忧,他们担心中国人不声不响地“接管这些土地”。这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执念,尽管中俄两国关系日趋紧密,这种想法依然盘踞在许多俄罗斯人心里。

  但在远东地区,当地官员和许多居民虽然抱怨说难以适应中国人的工作习惯,却还是倾向于把中国及其数量庞大的勤奋劳工视为开发常被莫斯科忽略的贫困地区的最大希望。

  “我们自己的人民都被惯坏了,”当地议会负责人柳德米拉·沃龙说,“男人们酒喝得太多,不想工作……当地人可以从中国农民身上学到很多东西。

  至于究竟有多少中国人以全职受雇于俄罗斯土地所有者的劳工、季节性劳工,或者租赁土地自行耕种的农民的身份在这一地区工作,沃龙说目前还没有相关数据。但她表示,在最初由斯大林于1930年代下令兴建,以作为犹太人的未来家园的这一地区,有一点非常清楚:“中国人比犹太人多得多。

  沃龙所在的地区总共有1716名俄罗斯人,犹太人家庭只剩下两个,其余的都搬到了以色列或其他地方,但这里却生活着数百名中国人。

  沃龙的女儿、当地行政长官玛丽抱怨说,许多中国人不办理登记手续便开始工作,还“睡在田野里”。但他们的工作热情也让她称道:“他们工作起来像疯了一样,”她说,他们把以前没人开垦过的土地变成了肥沃的农场。

  报道称,然而本地人(其中不少是酗酒者)却没有那么热情,他们埋怨中国人起得太早,使用太多化肥,过度使用土地。最近,地区政府收到一个愤怒的男性居民送来的视频,里面是中国人耕种的土地,上面布满青灰色的粘稠物质,据说是水利灌溉出现错误和施用化肥导致的。

  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中国人开始大批渡过黑龙江,到俄罗斯发展农业,农垦潮基本不受控制,令莫斯科的民族主义政客发出抗议的呼声。电影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戈沃鲁欣拍了一部电影,警告说中国正在“接管这块土地”,还写了一本书,称远东地区正在被“大规模中国化”,不久后这里会变得俨然是中国人的天下。

  而海参崴远东联邦大学学者伊万·祖恩科从事研究中国人参与俄罗斯农业的情况。他认为,那种对中国人不可阻挡的涌入,侵占俄罗斯远东土地的担心,是基于民族主义者的编造,而不是基于现实。

  报道称,俄罗斯有太多闲置的土地,部分是由于地理原因。它的远东领土面积相当于整个美国领土面积的三分之二,但只稀疏地分布着610万人口。远东地区经开垦的土地大部分位于中俄边境相对肥沃的一片狭长的地带,自1990年到2006年,这样的土地减少了将近60%。俄罗斯村民纷纷离开,去别处寻找工作,留下大量肥沃土地无人耕作。而在边境另一侧的中国,正好相反——人口激增,就连最贫瘠的土地也被耕种,还有数百万农民没有土地。距离此处约50英里,黑龙江另一侧的中国黑龙江省有3800万人口,是犹太自治区人口的200倍。

  李鑫今年35岁,10年前初次来到俄罗斯务农。他学了一些俄语,和当地女子妮尔娅·泽卢特斯卡娅开了一家养猪场。他和他的父亲,以及一位叔父如今和泽卢特斯卡娅和她年轻的儿子一起,居住在一栋破旧的农场建筑里。

  他说,随着猪肉价格下降,他们的养猪业也是举步维艰,他开始转向大豆种植业,因为大豆容易生长,在中国需求很高。他的父亲在黑龙江靠一小片农田勉强维生,三年前和那个叔叔一起来到俄罗斯,和儿子一起干。

  李鑫说,俄罗斯是个“艰苦的地方”,特别是在冬天,但是这里也带给他在中国永远无法看到的前景。“中国人太多,我这样的人在那边没什么前途。

  美媒:俄一些政客反对中企迁入远东 称会污染环境

  参考消息网4月9日报道美媒称,俄罗斯与中国官员讨论把中国部分产能和工厂迁转移到俄罗斯远东地区。俄罗斯社会担心这样做将给俄罗斯带来环境污染和“中国威胁”。俄罗斯议会副议长甚至认为,中国将利用这种方式向俄罗斯扩张并“侵吞远东土地”。

  据美国之音网站4月7日报道,俄罗斯远东发展部新闻处说,中国提议把12个领域的一批中国工业生产企业转移到俄罗斯远东地区,这些领域包括建筑、金属、造船、机械制造、化工、纺织、水泥、电讯、农业等。中国官员强调将积极吸引私营和国有企业加入这个项目。在俄罗斯远东发展部部长加卢什卡刚刚对北京的访问中,双方讨论了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投资议题还签署了相关备忘录。

  报道称,远东发展部说,俄罗斯欢迎中国企业搬迁到远东地区,中国企业可享受税收、行政等方面的优惠待遇,双方同时可组建针对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企业。中国企业必须应严格遵守俄罗斯生态环保方面的法规和要求。

  反对者指责合作“让中国占便宜

  报道称,中国打算在远东投资设厂的消息引起俄罗斯社会的关注和忧虑。俄罗斯绿色和平组织的一名负责人说,中国正在淘汰对环境有污染的生产产能,试图把过时不符合中国国内环保要求的设备和技术转移到周边邻国。比如中国在远东地区使用的黄金开采设备在中国国内被禁止使用。

  报道称,俄罗斯非常担心,中国的产业更新和升级将以破坏和牺牲俄罗斯的生态环境作为代价。

  有影响力的莫斯科回声广播电台针对这个题目组织听众讨论。有人认为,俄罗斯到处是成片的荒芜土地,中国来投资设厂可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发展,能创造更多工作机会。但反对者指责这种合作会让中国“占俄罗斯便宜”。多达87%的听众害怕“中国威胁”,13%的人支持中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设厂。

  时事评论人士尼科里斯基说,从苏联时代至今,“中国威胁”的阴影一直在俄罗斯社会挥之不去。

  报道称,俄罗斯下议院国家杜马副议长兼自由民主党议会负责人列别杰夫说,让中国企业搬迁到远东能给俄罗斯带来短期的经济利益。但从长远来看,中国将“吞并俄罗斯俄远东土地”。列别杰夫的父亲是俄罗斯著名政客和自由民主党领袖日里诺夫斯基。

  一些人担忧项目不透明

  报道称,随着俄罗斯与中国关系日益密切,多次社会民调显示俄罗斯人把中国视为最友好国家之一。

  莫斯科中央政府和远东地方政府的官员、一些中国问题学者,以及与中国有各种来往的俄罗斯商界人士支持中国在远东投资设厂。经常称赞两国各种合作项目的俄中商会秘书长萨纳科耶夫说,俄罗斯不应害怕“中国威胁”,所谓的“中国威胁”根本不存在。

  评论人士尼科里斯基说,人们批评与中国合作的深层原因是对普京执政下的俄罗斯现状不满。

  尼科里斯基说,腐败、政府的无能和不透明使人们不知道两国合作项目中的投资资金最终能流向何处。

  分析人士说,由于俄中两国贸易大幅缩水,两国官员都在想办法试图提振双边经贸。两国之间的项目很多,但真正最后实施的却很少。

  俄媒称中国提议将12大行业部分产能转至俄远东地区

  参考消息网4月8日报道俄媒称,俄罗斯远东发展部发布公报称,中国提议将经济领域12大优先行业产能转移至俄罗斯。即中国可能会将相关企业迁至远东,但前提是必须遵守俄罗斯制定的环保要求。

  据俄罗斯连塔网4月6日报道,这份协议是在远东发展部长亚历山大·加卢什卡访问北京期间达成的,并写入了加强中俄远东地区生产与投资合作互谅备忘录。

  报道称,经济领域的优先行业包括建筑、冶金、能源、机械制造、造船、化工、纺织、水泥、电信、农业等。

  俄远东发展部司长鲁斯塔姆·马卡罗夫表示:“我们愿意让中资企业入驻远东并成立以出口为导向的联合生产企业。

  马卡罗夫称,在超前发展区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框架下成立的新企业将获得大额税收优惠及行政特惠。

  中国国家发改委东北振兴司司长周建平在与俄方会谈后表示,中方愿意积极吸引民营、国有公司参与落实相关项目。

  会上还讨论了在滨海边疆区南部发展国际运输走廊的问题。周建平提出将此类方案作为重点项目。

  2015年9月,普京在东方经济论坛讲话时表示,发展远东地区这个历史遗留方针不会改变。他表示,振兴地区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新产业、增加就业岗位是主要目标。在远东开发框架下,普京向政府下达了多项指示。例如,普京提出研究将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模式推广到远东其他港口的问题,还责成内阁尽快起草向公民出让远东土地的法案。(编译/丁楠)

  资料图:俄罗斯远东地区

  俄副总理赴博鳌拉投资 俄媒:冀中国向远东投百亿美元

  参考消息网3月24日报道俄媒称,俄罗斯代表团前往“亚洲达沃斯”——中国博鳌经济论坛——探讨发展电子商务及投资远东事宜。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3月22日报道,“亚洲达沃斯”3月22日在中国海南省开幕。20个亚洲、欧洲和美洲国家的代表团出席了主题为“亚洲新未来:新活力与新愿景”的论坛。预计将为俄中合作召开单独会议和会谈。今年率俄罗斯代表团参加论坛的是副总理阿尔卡季·德沃尔科维奇。

  报道称,代表团成员、俄联邦邮政首席执行官德米特里·斯特拉什诺夫对俄罗斯《消息报》透露,俄罗斯制定了一揽子在论坛上讨论的建议。他说:“有许多将在论坛框架下讨论的项目。我们首先感兴趣的是扩大在电子商务方面的联系。”中方也证实了双方发展该领域的意愿。

  全球速卖通俄罗斯及独联体地区业务发展总监马克·扎瓦茨基表示,全俄最大的邮政配送运营商与主要电商平台扩大合作意味着,商品将以快得多的速度奔向客户。

  扎瓦茨基说:“俄罗斯邮政积极发展这一业务方向,成立了专门负责与在线商店合作的部门。如今,包裹10天内就能从中国到达莫斯科。过去,这最多需要90天,商品到达客户手中时还不能保证完好无损。

  报道称,除电子商务外,俄中还将磋商发展远东农业的问题。俄代表团成员、俄远东发展基金总经理阿列克谢·切孔科夫介绍了远东项目数十亿美元的投资前景。

  他表示:“我们打算会见中国伙伴并商讨落实发展地区农业的共同项目。项目最初投资金额为130亿卢布(约合1.9亿美元、12.5亿元人民币)。一旦成功——我们对此有信心,则中国不排除向远东农工企业投资20亿至100亿美元(约合130亿至650亿元人民币)的可能。

  报道称,与会者还将在论坛上探讨最近的全球经济趋势、亚洲国家发生新一轮金融危机的威胁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魏尚进表示,与会者应高度关注亚洲国家的经济形势。他相信,美联储提高基准利率、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及经济改革、全球物价下跌增加了亚洲国家第五轮金融危机来临的可能性。

  博鳌论坛计划安排一系列高科技和工业创新话题的讨论。与会者还将聚焦宏观经济、政治、经商环境等问题。

  报道称,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在中国领导人支持下成立,旨在打造类似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亚洲常设对话平台。出席会议的通常为现任和前任国家及政府首脑、知名政要和学者、大型国际和国家企业高管。(编译/胡丽雯)

  俄远东欲为中国开辟新运输通道 视为发展天赐良机

  参考消息网3月26日报道俄媒称,在滨海边疆区,发展国际运输走廊的话题并非新闻。早在上世纪90年代,这里便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提议,即经过滨海港口纳霍德卡、符拉迪沃斯托克、波西耶特,来运输中国东北省份的货物。然而,尽管占据天时地利,上述线路如今仍然不温不火。

  据《俄罗斯报》3月23日报道,交通走廊若要满负荷运作,必须令货商及运输企业感到便捷、且能带来利润。目前,滨海边疆区的国际货运通道还无法满足上述要求。时间及价格方面的短板,令它在与其他替代线路的竞争中败下阵来。以现状为例: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一只集装箱要发往上海,若是经过大连港转运,需要85小时、运费1185美元(约合7700元人民币)。若是经过符拉迪沃斯托克港,路程仅为到大连的三分之一,但耗时却达220小时,且要价高出5%-15%。时间上的拖延是因为海关,按惯例,货物至少要在那里停留100小时以上。

  报道称,对于现代化的物流运输而言,重要的是可预见性以及时间的精准度。在选择线路时,运输企业非常重视规避因货物无法按时到达而产生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单是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其地区GDP便接近万亿美元。对于俄远东地区、滨海港口而言,为如此庞大的经济地带提供货运服务,不啻为推动自身发展的天赐良机。毋庸置疑,俄罗斯的潜力非常大,而且能够迅速变现。计算表明,倘若满足一些具体、合理的条件,滨海边疆区的重要港口便能增加近4500万吨的货物吞吐量,相当于近1.5倍的增幅。如此一来,远东国际运输走廊不只可以成为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项目与俄罗斯远东优先发展计划对接的切实范例,也能为俄远东及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然而,这条运输走廊的顺利运营要求俄罗斯做出若干非常具体的改变:亟须将货物的过境通关控制在5小时以内,将港口的装载时间从目前的25小时压缩为10小时,并将转运货物的公路及铁路运费下调50%。唯有如此,在时间上才能弥补差距,而在运费上也会具有便宜10%-15%的优势。

  报道称,俄远东发展部已委托麦肯锡咨询公司完成了对运输走廊经济金融模型的拟定及论证。对全球著名的咨询公司委以重任是得当之策:麦肯锡中国分公司也参与其中,他们不只与俄方,还与中国企业界共同探讨了相关模型。这一运输走廊的潜在国际投资者皆对结果相当认可。

  以上述模型为基础,俄方做出了各类货物经过滨海各港口转运的虚拟流程图。这是很有意思且非常直观的工具,能够对货物运输的具体价格、管理条件进行不断调整、完善。俄罗斯也按图索骥,找到了可能从选择这一新路线中受益的中国厂商的具体“地址”。例如,纳霍德卡港所能吸引、辐射的中国城市包括牡丹江、佳木斯,而扎鲁比诺港对应的则是拥有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哈尔滨、长春。滨海边疆区港口将承担的货运量相当于中国东北省份与中部及南部地区总吞吐量的近六分之一。至于货物结构,它包含了2200万吨的集装箱商品和2300万吨的农产品,如粮食、玉米及大豆等。

  在运输走廊的发展当中,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自由港制度非常重要,并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根据相关法律,符拉迪沃斯托克将自今年10月1日实施新的运营规范:24小时昼夜吞吐、过境检查“一个窗口搞定”、商品提前电子报关、给外贸企业开设绿色通道、启动自由关税区。上述一切措施旨在为货物运输扫除行政壁垒,这也适用于从中国发往滨海边疆区港口的物资。

  除自由港机制外,俄罗斯还有意兴建从珲春到扎鲁比诺的铁路,使用中方轨距,并允许中国货车在国境与港口之间往返。重要的是,实施上述行政措施后,运输走廊并不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便能有效运营。通往纳霍德卡或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滨海边疆区-1号”走廊如今便具备700万吨的吞吐量,为此只需扩建边检口岸、改造格罗杰科沃站、改造从国境通往乌苏里斯克的地区级公路。上述项目所需的总投资不会超过100亿卢布(约合9.6亿元人民币),今年便可动工。

  报道称,这条国际运输走廊的进一步发展与专项投资打造“滨海边疆区-2号”走廊密切相关,即需要铺设铁路、公路,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总投资约1700亿卢布(约合163.2亿元人民币),不过,落成后的货物吞吐量也蔚为可观,接近3800万吨。它将于2020年投入运营。国际专家对中国东北省份运输货流的分析及评估表明,发展国际运输走廊对于俄罗斯和中国是双赢之举。

  对于俄罗斯而言,它每年将带来290亿卢布(约合27.8亿元人民币)的GDP、57亿卢布(约合5.5亿元人民币)的税收增长,施工期间会新增逾3000个、落成运营后创造4000个就业岗位。

  至于中国方面,走廊运营初期,那里的发货商能够省下因运输能力受限导致货物滞留而造成的损失,每年接近10亿美元,这将提高黑龙江和吉林两省的经济竞争力,缩小与其他省份的收入差距。

  报道称,对于基建投资者而言,国际运输走廊的发展同样极具吸引力。按照我们推出的经济金融模型,走廊的所有基础设施,包括公路、铁路、转运点和港口终端等,都会引起投资者的兴趣。计算表明,投资的最低年回报也能达到10%。如此一来,自然会有私人资本参与基建,国家预算的出资比例便会降至最低。

  2015年12月,俄罗斯远东发展部与中国发改委在北京签署了加强俄中在远东的地区间生产投资合作的备忘录。俄远东发展部长加卢什卡和中国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在文件上签字,其中便包括共同协调推动“滨海边疆区-1号”和“滨海边疆区-2号”国际运输走廊的发展、成立政府间工作小组。(编译/童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