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三位老同志获“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

28.10.2020  16:30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永远铭刻在人类和平、发展、进步的史册上!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

70年前,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用青春、用热血,保卫和平、反抗侵略,他们是英雄儿女。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参加抗美援朝的老兵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我校周石振、王慧瑛和张景玉三位抗美援朝老战士获此殊荣。

周石振,男,1932年1月出生,河南濮阳人,中共党员,1947年参加革命,1951年5月作为华东防空军连指导员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曾任空军南京军区政治部文化科科长、文工团政治委员。1978年10月起,先后在我校纪委、审计和监察处工作,正处级干部,1992年4月离休。

作为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回忆起那峥嵘岁月,战争场景依旧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从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再到抗美援朝......

周石振出生在河南濮阳,家庭条件优越且是独子。但他带着满腔热血,14岁时便跟着他当时是地下党的表哥,背着父母参加了革命。1951年5月,19岁的周石振从上海乘火车出发,跟着志愿军来到丹东。他隶属于高炮三师部队,当年主要负责保卫青川大桥和后勤铁路线。由于当时的高射炮是苏联赞助的,因此周石振在丹东接受苏联教官的训练,学习使用高射炮。经过了2个月左右的训练之后,周石振随所在部队正式驻扎朝鲜青川大桥和铁路沿线,负责保卫前线部队的后勤补给。因清川江大桥是通往朝鲜前线的重要通道,美帝国主义的飞机不断对铁路和大桥进行轮番地轰炸。为了保证前线的补给,周石振和战士们日以继夜地坚守在大桥边,但他们自己却常常因补给不足而饥肠辘辘。作为连队指导员的他就趁敌机不出现的空挡,带领战友们一起上山摘野果子为大家充饥。在朝鲜的那三年他最无法忘怀的是清川江战役。在1950年12月的清川江地区战役中,周石振所在高炮连部队的战士英勇作战,一天就击落了美军的2架飞机,和广大的志愿军战士一起彻底粉碎了麦克阿瑟的“总攻势”,取得了清川江战役的重大胜利。回国后,1955年周石振获华东军区防空部队解放奖章。

离休后的周老师,还是文汇报、解放军报的特约撰稿人,平时也喜爱看书读报。现已88岁高龄的周石振老师如今在女儿和女婿的照料下安度晚年。

   

王慧瑛,女,1935年11月出生,江苏常州人,中共党员,1950年3月入伍,1950年11月随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赴朝鲜,任文工团员。1953年9月任20军俱乐部副排长。1978年12月转业至我校教育技术中心任党支部书记,1991年3月退休。

1950年11月,王慧瑛老师随志愿军第20军入朝,在后防部队工作,是文工团团员。今天,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回顾这段历史依然心潮起伏,泪流满面。她表示,和平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永远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那时,朝鲜经常是零下20多度的恶劣天气,缺少粮食、缺少弹药,每天能吃到一个冰土豆已是奢望,一把炒面一把雪成为常态。后防战士每天都呼喊着“一切为前线!”的口号,将自己仅有的粮食都想方设法运往前线;为躲避白天美军的猛烈攻击,只能晚上运送物资,跋山涉水,许多战士在运粮食的过程中壮烈牺牲。还有一次,他们文工团住在老乡的土房子里,半夜时分,睡得正熟,突然门前一个定时炸弹爆炸了,整屋的人都被飞到了土里,但很幸运,一个都没牺牲。她说,什么叫幸存者?我们就是幸存者啊!寒冷的冬天,赴朝鲜的战士大多会被冻伤,然而志愿军们就是凭借着哪怕冻死饿死也要抗击敌人的坚定意志,哪怕没有枪也要掐死你的英雄气概,在敌强我弱、艰苦卓绝的条件下打败了美军。

在战斗胜利的间隙,为了鼓舞战士,王老师在发着40多度高烧的情况下,坚持以高水准完成慰问演出,其中她唱的一首歌《我是一个朝鲜姑娘》,受到了军营将士们的热烈欢迎。王老师至今退休近30年了,面对遇到的困难和疾病,王慧瑛一直非常坦然和乐观,她说:“我们现在真的是非常幸福的呀!所以碰到困难与挫折,还有什么过不去的呢?还有什么是能够压到我的呢?”   

有一本书名为《志愿军女兵风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赠给最可爱的人》,记录了受采访的两百多位女兵的故事,王慧瑛名列其中,至今她仍把自己亲笔写的初稿珍藏着。

张景玉,女,1929年10月出生,上海闵行人,1950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20军,同年年底赴朝鲜。担任20军59师政治部民建队工作队队员、副班长、后方勤务处办公室文书等。1979年转业至我校图书馆工作,1986年3月退休。

住在养老院的张景玉老师,虽然已是91岁的高龄,时常因为腰椎在战场上留下的病根而不适,但她却思路清晰,声音洪亮。谈起抗美援朝战争,她掩饰不住自己的情感,情绪激动。她风趣地说:“那时我在马路上看到一副标语,上面写着‘打到台湾去,解放全中国’,便毅然从军,哪知道后来部队没有往南边走,而是往北面出发。看到了人民日报,才知道要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那时的她年仅21岁,1950年10月,作为第一批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部队中的一员,坐上火车,先到吉林通化。到了朝鲜战场之后,张景玉参加20军59师政治部民建工作队,负责后方保障工作。民建队的男同志抬担架运送伤员,张景玉等一些女同志则负责清空当地居民的房屋作为治疗伤员的地方。在长津湖战役最紧张、最残酷的阶段,张景玉冒着敌人的炮火,引导重伤员送到后方休养,安排轻伤员留在当地接受治疗。当时在零下38度的气温下,许多战士的腿都被冻伤了,被迫进行截肢,而张景玉也严重冻伤。直到今日,依然承受伤病的折磨。

回忆过去对张景玉老人来说犹如重新经历一般,说到志愿军为了和平作出贡献,她很谦虚地说:“我很惭愧,与黄继光、邱少云这些英雄我不能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位高龄老战士还一直用南宋文天祥的这句诗句激励着自己。

致敬上财英雄!

(供稿、供图:吴幼萍、李中原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20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