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上财】孙元欣教授主讲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财经季系列高端公益讲座第四讲“走中国之路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

19.10.2017  18:13

10月16日,上海财经大学百年校庆财经季系列高端公益讲座第四讲在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开讲,讲座由上海财经大学主办、中国金融信息中心和光明乳业特别支持。上海财经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院孙元欣教授为200余位上财校友、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带来一场题为“走中国之路与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精彩演讲。本场讲座由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经理助理潘恒宁先生主持,陆家嘴金融网对讲座进行了全程图文直播。

孙元欣教授指出,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成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讲座结合自贸试验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主要围绕创立自贸试验区的初衷、自贸试验区建设七大改革领域和三个台阶两个方面展开详细阐述。

孙元欣教授指出,在全球经济格局大变化的环境下,我国正在编织“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与“高标准高水平的自由贸易试验区网路”。建设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需要。近年来通过多方密切配合,攻坚克难,紧抓制度创新,一批重要成果复制推广到全国。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制度创新、服务国家战略、重要成果服务推广成为我国建设自贸试验区的初衷。他认为,通过制度创新能够形成更加明确的规则和约束力,自贸试验区的制度创新就是和国际规则的接轨。

谈及自贸试验区的七大改革领域和三个台阶,孙元欣教授表示,第一个台阶仅成立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对“投资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政府职能转变”、“完善营商环境”五大领域的改革探索。他指出,外商投资准入政策转变、工商登记改革试点、境外投资服务促进、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等政策在这一阶段被创立。自由贸易区进行了海关监管制度、检验检疫制度、海事监管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等新型制度探索实践,以及保税展示、跨境电子商务、期货保税交割等新型交易模式的尝试。人民币跨境使用、投融资汇兑便利化、分账核算管理等新政策使得贸易更加的自由便利开放。上海自贸试验区的网上政府大厅、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事中事后监管信息平台三大网络平台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政府信息更加透明公开,利于监管。同时,知识产权的保护、仲裁与司法的制度建设以及鼓励投资和贸易的专项政策等都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第二个台阶是扩大范围,增加改革领域,深化改革。这个阶段全国建立了4个自贸试验区,“推进科技创新”、“服务国家战略(区域经济合作)”两大领域发展较为突出。他表示,当前竞争力的增加关键要靠科技,科技含量高国际竞争力就强,所以要推进科技创新。同时也指出了在推进科技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科技成果转化难、创新创业人数不足、体制机制、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科技创新布局有待优化等方面的短板,他以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及上海自贸试验区张江片区“双自联动”为例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政策举措。通过沪、粤、津、闽四个自贸试验区经济合作获得的良好成效,形成了可在全国范围推广的一系列最佳实践案例和改革经验。

第三个台阶是全面深化改革,差异化改革试点。这个阶段,全国的自贸试验区发展到11个,呈现出园区面积显著增加、差异化改革试点、产业更丰富、更好地对接服务国家战略的新格局。他认为下一步的重点,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做制度创新,推进差异化改革;二要全面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三要营造有国际竞争力的营商环境;四要服务“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五要加强自贸试验区和城市发展的联动机制。

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该走什么道路?孙元欣教授认为要走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中国之路,须牢记初衷,继续前进。一是主动创新和实践,坚持制度创新;二是渐进式改革,即局部试验,逐步深入形成可复制推广经验;三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即在试验过程中要符合中国国情,借鉴国际经验,解决中国问题。

讲座结束后,孙元欣教授与观众进行了积极有效的互动。通过讲座,听众深入了解到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脉络和下一步改革重点、政府职能转变的过程趋势以及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容错机制”等等,使他们对走中国之路与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供稿:侯晓萍、杨文桃 供图:洪梅 编审:王雅静 收稿日期:2017年10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