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13个村让位新机场开工建设 集体迁坟

07.04.2015  10:53

  规划内坟墓迁移涉及大兴13个村百余人谨慎搬运尊风俗村民体谅 让位新机场 一场特殊的搬迁

  伴随着首都新机场开工建设,施工中所涉及的村镇也正在开展各项配合工作。这其中,一场特殊的搬迁正在进行。

  从3月19日开始,大兴礼贤镇大马坊和辛家安两个搬迁村、天堂河(北京段)改线工程项目区内,迁坟工作正式启动。

  附近殡仪馆的百余名工作人员被请来帮忙,他们细致地清理、谨慎地搬运。同时村里风俗也被充分尊重,因着“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说法,被移走的坟头里还会被放萝卜。

  记者获悉,迁坟工作预计4月中旬完成,动迁的逝者将被集中安置在专属的公墓。

   现场探访尊重传统“一个萝卜一个坑

  近日,记者在迁坟现场看到,礼贤镇政府相关部门从附近镇的殡仪馆请来百余名工人帮助移坟。工作过程中,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分工配合,从开棺移出尸骨,并进行整理,直到将尸骨装进新的木棺,分别由3至5名工作人员进行。

  现场工作人员统一着装,并且戴有橡胶手套,带着喷壶、刷子等工具。为了尽量保证埋葬的尸骨完整,工作人员会用筛子将尸骨从沙土中分离,并用红布进行包裹。工作人员告诉现场记者,保持尸骨的完整是对逝者最基本的尊重。

  整理好的尸骨会装进黄色的殡葬袋中放入棺材,随后由家属陪同送上殡仪馆的车辆,转移到另外的墓地。

  记者看到,当地村民将几箱萝卜抬到了迁坟的现场。

  当地村民方先生说,这是尊重传统习俗“一个萝卜一个坑”,在工作人员将一个墓地整理干净以后,放入一个萝卜,表示迁坟工作完成。

   村民讲述配合迁移小辈做工作老人点头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当地村民告诉记者,从新机场选址范围划定起,一家人就已经考虑过祖上坟墓迁移的问题。直到新机场的建设已经启动,接到政府的通知后,他们意识到迁坟已经进入实质进行阶段。

  体谅政府的工作,但家里长辈的情绪也要考虑。最终,由小辈做工作,终于让老人点头,一家人最终和政府达成协议进行迁坟的工作。记者在现场了解到,一家最多的需要移坟七处,有的需要移坟三处、四处不等,每个迁坟户获得5000元迁移费。

  据了解,礼贤镇大马坊和辛家安两个村子里,共有460个坟墓。镇政府通过清登、核实、公示、迁坟公告公布等一系列工作,预计4月中旬完成迁坟工作。经过半个多月迁坟,两个村的迁坟工作已基本完成。

  有关天堂河(北京段)改线工程项目区内迁坟工作记者了解到,涉及的11个村预计在4月15日前将规划内坟墓全部迁移到礼贤镇林下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