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无缝”对接,急速抢救“颤抖”的心脏

02.02.2018  03:12

1月26日上午,58岁的冯先生在上班途中突发胸闷并拨打120求助。经120急救中心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胸痛中心对接联网“无缝”信息传送,这位急性心梗病人很快被120急救车送来第一人民院胸痛中心。正当准备急诊介入治疗时,患者在诊间突发严重室颤。急诊抢救室在第一时间除颤抢救的同时,几乎以“零时间差”的速度与导管室无缝对接,心内科医生团队快速且成功完成了血管开通治疗。从120到市一胸痛中心,从急诊抢救室到心导管室,两次重要的“无缝”对接,最终帮助命悬一线的冯先生死里逃生。值得一提的是,从患者被送至急诊到诊间突发室颤,再到血管顺利开通,整个过程仅用了57分钟。        

微信群传来一张心电图,胸痛中心即刻紧急戒备完成“无缝”对接

1月26日,随着一声清脆的微信提示音,市一胸痛中心朱亚娟医生在手机屏幕上看到了一张心电图图片,这是市一胸痛-120微信群里传来的,发来图片的是坐在救护车上的120急救中心陈涛医生。随图附了一句文字留言:120即将送一个前壁心梗的病人到市一急诊,5分钟后到。“我马上过去看”,朱医生在手机键盘上敲下了这6个字。        

五分钟后,等候在急诊门口的心内科朱亚娟医生和急诊危重病科黄朝瑾医生以及急诊护士接过120推床,迅速将病人送入抢救室。        

送来的病人冯先生今年58岁,上班途中突发胸闷,全身大汗,半小时不能缓解,便呼叫了120。10:11,120救护车上做的第一份心电图提示为胸前导联典型的心梗征象,120陈涛医生立即将这份心电图上传到“120与市一胸痛中心联络微信群”。也正是120与市一胸痛中心无缝联网协作,缩短了这位患者院外-院内的救治时间,为患者争取到了院内救治的“绿色通行证”。10:15,救护车到达医院,市一胸痛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抢救室接诊做好准备。导管室团队激活并随时待命,共同的目标是尽量缩短院内D-to-B时间,即Door(进医院门)-to-Balloon(导管球囊开通血管)的时间,D-to-B时间正是急性心梗治疗的关键指标。        

术前沟通时患者突发室颤,除颤+手术再次“无缝”对接

冯先生到院时并没有家属陪同,在与病人本人沟通时,医生告知冯先生结合其病史和心电图表现,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心梗,建议即刻行冠脉造影,并进行心脏介入手术,尽快开通闭塞血管。没有想到的是,当冯先生一边等待家属赶来医院,一边对是否要进行急诊介入手术还在犹豫不决时,患者心电监护不断出现“R on T室早”——这是一种极不稳定的征象,很容易诱发室颤,也说明这个患者的心梗在类别上属于极度高危。没多久,冯先生突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心电监护提示室颤。        

赶紧抢救!”黄朝瑾医生立刻推来除颤仪,200J双相非同步电除颤一次,一边积极做着心外按压,继续室颤……        

再来!”再来电除颤一次,还是室颤!        

继续!”朱亚娟医生一边心外按压,汗水已经渗出了她的额头,第三次电除颤!终于,患者恢复了窦性自主心律,脉搏恢复了,冯先生意识也渐渐转清。        

此时此刻,最需要的就是赶紧把这根堵塞的血管打通,挽救其生命。抢救过程中冯先生的家属已经赶到,并坚定表示配合医生的抢救,同意立即手术。几乎在除颤完成后的同时,心肺复苏后的冯先生直接被医护人员推去了导管室。来不及换病号服了,怎么办?征得家属的同意后,直接剪破上衣,紧急上台,只为缩短术前耗费的时间。心内科徐浩副主任医师、曹衡医生、笃铭丽护士长、赵媛媛护士早已在心导管室待命,一接到病人,他们随即以最快的速度展开救治,从消毒穿刺到造影导管放置一气呵成。        

冯先生的造影结果发现,粗大的前降支齐头完全堵塞,几乎看不出血流。徐浩副主任医师团队及时开通了这条“犯罪血管”,并植入了一枚救命支架。经过紧张的抢救和手术,患者症状缓解,脱离生命危险。患者及家属对医护团队表示诚挚感谢。事后病人对医生为了争取时间及早进行血管开通,在征求家属同意后剪开患者衣服后进行操作给予了充分的理解。而这份来自病人和家属理解,也让经历此次抢救的医护团队觉得内心温暖。        

从患者入门10:15到手术台上11:12开通血管,时间仅57分钟,而国际标准是90分钟之内。        

图说:造影结果显示患者粗大的前降支齐头完全堵塞,几乎看不出血流        

图说:胸痛中心团队为患者及时开通堵塞血管并植入救命支架        

通力完成救治的医护团队表示,每一次高危心梗的急速救治都是一次与死神的赛跑。在这个过程中医患间的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尤为重要。“要是冯先生一开始对心脏介入治疗不那么犹豫第一时间配合医生的话,这次D2B时间或许还可以更短一点”。参与救治的朱亚娟医生说。因为对急性心梗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心肌。早一分钟手术就等于多一些心肌存活概率,早期降低死亡率,远期改善心肌功能。争取缩短D-to-B时间是胸痛中心医护人员和患者及家属共同的目标。        

胸痛中心 优化救治 流程 ,构建网络医院,实现“无缝”对接

市一医院心内科早在十多年前就在上海率先筹建心血管急救网络,并成为上海市最早的两个心脏病急救中心之一。2016年11月起,按照国家标准筹建上海市市一胸痛中心,并于2017年9月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成为上海市首批胸痛中心之一。急救病员数量及急救水平多年位列全市医疗机构前三。      

胸痛中心在医院的顶层规划设计下,以心内科为主导,依靠急诊危重病科、心外科、呼吸科、放射科、护理部、后勤保障处等科室、部门联动合作,制定和完善胸痛中心流程制度。市一胸痛中心有效整合院内资源,坚持推行诊断明确胸痛患者绕行CCU直达导管室绿色通道,实施危重胸痛患者先诊治后收费政策,优化胸痛鉴别诊断流程和胸痛救治流程,严格做好胸痛病人的时间管理和心梗病人的病例质控工作,改善急性心梗病人的预后。这也是冯先生在没有家属陪同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得到除颤+手术“无缝”对接、快速获救的原因。        

2017年起,市一医院胸痛中心与十几家二、三级医疗机构联盟,共同构建了“市一胸痛中心网络”,以南北两个院区为中心覆盖虹口、松江及周边片区。联合网络社区医院、120急救中心,促进院前、院内急救通道的密切合作与无缝对接,为危急重症胸痛患者打造诊治快速通道,可最大程度挽救生命。